昨天,我又在网上看到网友爆料家境殷实的患者竟然在网上筹款万元!一位四川某高校女大学生突发重病,她的母亲就在网上发起了水滴筹。网友爆料,受助家庭其实并不困难,据说家里的房子价值几百万? 如今网上筹款盛行,真的假的数不胜数。 就在今天,我又双叒叕在我的朋友圈看到有人在筹款救命,这一次是我大学好朋友的亲舅舅生病了,这回我还要再捐点儿吗?
如果加上这个家庭,这是我在网络众筹上 “关注的第十三个家庭”,前十二个家庭里,有我的亲戚,还有我的同学,还有我朋友的亲戚,还有我同事的亲戚,还有…… 像这样的众筹我几乎每周都可以在我的朋友圈看到。以前的我,看到这种众筹,只要信息真实,家庭确实困难,不管我认不认识,我都会献出我的“爱心”,可现在我似乎变得“冷漠”了?!!现在连好朋友的亲舅舅需要帮忙时,我却在犹豫…… 这让我想起一个五月份的事情,也是因为“筹款”而引发网友们的热烈“争论”。这源起一位网友在群里转发了一条“水滴筹”的求助消息,群内站成两队,展开热烈的争论,自然是道德一方占了优势。 网友看法 @於哥:又来了,天天都有群发这些,累 @军娃儿:怎么这么冷漠呢,捐不捐资源,没必要说话这么难听嘛 @江华:是的,金额不管大小。只要有一份爱心就行了。看到了,就动一动手指头帮忙转发出去吗,这个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还是很多的。 @晓金鱼:可以捐一分不,我就捐一分。 ……
本人面对这种常态化的“筹款救命”,也是左右为难,甚是纠结: 一方面,消息来自于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即便不认识,但是却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消息绝对真实,病人和她的家庭确实可怜,突然重病降临这个普通的家庭,确实需要广大社会朋友的帮忙。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抹善良的心香,也想这个家庭能早日渡过难关,病人能早日康复。 另一方面,像这样的“众筹”在朋友圈越来越多,成为常态。看到此类消息,大家开始习以为常。但是基于人类瞻仰的“崇高”,必然会显得纠结。要不献出爱心再顺便要不转发一下?又觉得自己的朋友圈里每天总有救助不完的病人和帮扶不完的家庭!不做点什么呢,又感觉自己冷漠无情。纠结! 再者,万一被救助的家庭并不困难呢?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为网上筹款提供渠道,但是第三方平台存在审核不严,相关部门监管也有待加强。如今网上筹款如此盛行,若再遇筹款,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