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046|评论: 18

[文学艺术] 前锋火车站最初的样子

[复制链接]

对前锋来说,火车站的意义和分量,应该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前锋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社。然而,当襄渝铁路修进当时的广安县,前锋便被隆隆的车轮托起,从此与繁忙而绵长的铁路线密不可分。火车站,可以说是前锋的坐标原点,它的城市布局、交通网络、商圈位置等等,都围绕着火车站繁衍开来,也可以这样说,火车站就是前锋的根。前锋也成为了八十年代无数广安人外出打拼的起点!
dc36b126cffc1e17835e9c8c4890f603718de9cd.jpg
c61d81b7d0a20cf4487cee6274094b36adaf993a.jpg
ed147410b912c8fc1210e670fe039245d48821cf.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7-27 15: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28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2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个样子,现在还记得当时在广场人挤人排队上车时衣服被小偷划破钱包偷走,仿佛就在眼前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5: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春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亲身体会,为了一张回家的票,那叫挤了个人山人海,守了个望穿秋水。 前锋的历史上,春运现象自然也上演了无数回。不过,最初人们的愿望却并不是为了回家。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咱们慢慢往下看。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当时襄渝铁路刚刚修进前锋,这个消息对于大家来说,有些雀跃,但更多的是好奇与期待。因为,铁路要修到前锋的消息,更早要追溯到1958年,国家决定修筑川豫铁路,线路预计由成都至南充、达县等,然后经光化、襄樊至河南信阳。但是1961年,因调整基本建设计划而停工。后来,线路又改由襄樊至成都,更名为襄成铁路。直到1969年年底,才确定襄成铁路线路由襄樊至重庆,正式更名为襄渝铁路。
“修铁路的时候,沿线山头、路边都会围着很多人!那个时候,大家都没见过火车,没事就会跑去看看,三五成群地议论着,这火车啥样啊?啥时候能来啊?“反正,每天大家的话题,就离不开火车,有时候大家空闲时还会去帮帮手,就想早点看稀奇呢!
火车站于1971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原名前锋火车站,1988年更名为广安火车站。火车开来的那一天,大家就好像过节一样,老人牵着小孩,年轻小伙子几下挤到前头,大姑娘小媳妇则远远观望,把小小的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这个比春运强悍多了,就是为了看一眼!有位家住华蓥山上的老人,揣上玉米饼子步行几十里赶来,头一天没看到,便吃着干粮在火车站外等。
这种情况在当时持续了很久,几乎每天都像春运。不过,真到了“春运”时,情况则更为严重。“那真叫一票难求!,那时车票虽然只有几角钱,但平时大家还是舍不得,春节时便来买短途票,比如前锋到华蓥,不为别的,就为体验一下。“就好比现在的小孩子坐过山车一样!”
真正的“春运”现象,在80年代中后期爆发了一个高峰。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农业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这对当时的火车站来说,的确增加了不少的客运压力。不过,火车让前锋人试着走了出去,也收获了很多。“去的时候大家带的是蛇皮口袋,几年后用的是牛仔包,再过几年则是拉着拉杆箱回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0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火车站,是原来前锋公社的办公地点,但当时特别冷清。“就一条街,一眼就看完了,火车站对面都是田地。印象中那时候周边只有一个旅馆、一个小饭店,但几乎没什么生意。
前锋的人气,似乎是一下子就被“点燃”了。火车站建立后,紧接着就有了几家商店,仅有的一条公路两边也开始有了自由摆摊的人群,前锋也正式形成了赶集的习惯。70年代后期,前锋开始有了板车,主要经营托运输,相当于搬运和托运,乡镇工业也渐渐开始,形成了几家铁木加工厂,主要生产农具,镰刀、锄犁之类。
前锋火车站之所以人气突然暴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川东北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当时,火车站办理北京与重庆对开的特快9/10次、直快189/190次,武昌与成都对开的特快77/78次,武昌与重庆对开的直快293/294次,郑州与重庆对开的283/284次。像周边的蓬莱、阆中、达州、邻水等地的居民要乘坐火车,都要绕道赶到前锋。
“南充到广安的老公路,就是因为前锋火车站而修建。来赶火车的人太多了,总是人山人海的场面,有很多无法当天就赶车出门的人,只能在当地等待,这时由于这里并没有几家旅馆,很多人都是随地而憩,政府经常腾出会议室和礼堂来作为民工的暂居地。“当年火车客运量就有8.15万人次,到了1980年客运量就达到了23.72万人次,1990年广安火车站完成客运量45.55万人次……”
除了旅客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让前锋迅速活跃了起来。前锋火车站建立后,成立了广安工务段、广安车务段、广安水电段、广安电务段,以及与之配套的铁路医院、铁路子弟医院、铁路公安派出所、铁路幼儿园等。这些配套建设,在当时很大程度上都面向前锋人民服务。虽然到了2008年,前锋境内只有成都铁路局广安工务段、广安火车站、铁路公安派出所等机构,但就读铁路学校、看坝坝电影等等,很多老前锋人至今仍保留着这些记忆。
火车站带来了前锋人气的飞涨,也带动了前锋的发展:1982年,原来的公社管委会撤销,恢复为乡人民政府,各个机构逐步开始形成;1984年8月前锋正式成立为镇,各个机构更为健全:税务所、工商所、营业所、供销社等……前锋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成片山林有533.33公顷,植被有松树、桉树、千丈树及牧草等;前锋也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有余,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蔬菜和经济作物;还有众多的矿产资源,比如煤、石灰石、页岩等。然而,在过去,这些资大都是待在深闺之中,并没有被外界所熟知。
火车站建立后,开始办理整车和零担货物运输,前锋逐渐成为了周边地区(主要是南充范围内)的物资集散地,一些物资装卸业务开始在火车站附近兴起。最初流通货物主要是外面运进来,多是一些生产生活用品,钢材、水泥、化肥等,前锋运出去的东西少之又少。渐渐地,随着人们认知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火车站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前锋开始了“走出去”的征程。
首当其冲的便是煤炭。在1985年的时候,全镇有煤(矿)窑、石灰窑26个,产煤约3万吨,石灰1.4万吨。到了90年代,一车车的煤炭源源不断地向外界输送,前锋火车站还有了一个别致的称号,叫“黑色运输线”,至此前锋也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作证:1975年货运货物到发量6.85吨、1980年9.12万吨、1985年63.03万吨、1986年118万吨,而到了2008年则有215万吨了。
前锋镇公路、铁路运输方便,店里充足,废旧金属材料甚多,铸造业渐渐兴起;前锋镇蕴藏着丰富的生产玻璃制品的石英砂,玻璃制品业于8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成为镇内的大型企业之一;还有一些人看准了前锋蕴藏的商机,除了矿产开发、建工建材、金属制品、化工成产等主要工业经济项目外,其他工业诸如包装、电池、食品行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
这一切,似乎和火车站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火车由蒸汽机改内燃机再到电力车,还经过了好几次提速,车站站房也进行改造并新建了火车站北场,如今的火车站,先进的电子引导系统、自动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等,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铁路站房,更是前锋对外窗口的一道标志性风景。
当然,前锋发展的步伐也一直没有停下:1992年,前锋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全省只有100个,而前锋属于重点区,随之便搞起了小城镇建设;与此同时,前锋形成了稳定农业、发展工业、以物资集散地为中心、商贸一体的发展机制,并开始了场镇、街道的建设规划,到1994年形成了2条自己的街道……
现在,随着前锋区的成立,展现在人民面前的必将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前锋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锋,在火车开来之前,与其他川东农村别无两样。秀丽的驴溪河自北向南静静流淌,见证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千百年来的每一个历史性时刻。
然而,这是一个因火车而兴的场镇。火车的到来,拉开了前锋变革的序幕。这个积淀了厚重的农耕文化的地方,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旅程,逐步发展为远近文明的工业重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前锋。
1966年,一个革命的名字
前锋这一名称的由来始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清末明初,前锋属四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州上明月乡高滩里管辖,那个时候还没有前锋这一响亮的名称。
民国10年(1921年),广安州按场镇改划为33个乡,前锋归得胜乡管辖。得胜乡在民国时一度更名为大石乡,后又重新改为得胜乡,沿用至新中国成立。
1953年,得胜乡分离出7个村,新设置大佛乡,即为前锋镇前身。1961年,大佛乡从得胜人民公社分离出来,成立大佛人民公社,属桂兴区公所管辖。
在横扫“四旧”、体现革命的狂潮中,大佛人民公社和其他区、公社一样,在1966年有了一个全新的、具有鲜明革命色彩的名字——前锋。
前锋乡人民政府建立于1984年,同年脱离桂兴区公所,改为前锋镇人民政府。改乡建镇,前锋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
1992年,广安县实行撤区并乡建镇改革,得胜乡、新桥乡由代市区公所分离,并入前锋镇管辖。1994年,新桥乡从前锋划出,独立成为新桥乡。前锋镇位于华蓥山中段西侧,幅员面积36.84平方公里,东与桂兴镇接壤,西与代市镇相连,南与新桥乡比邻,北与小井乡交界。前锋境内,煤、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丰富。
大约从1950年到1971年,前锋没有街道、店铺,也无赶场日期,当地群众购买生活日用品和出售农副产品,大多是去大石场(现得胜集镇)、观音阁(现观阁集镇)赶集。1971年以前,前锋镇除了农业经济只有12家私营小型手工土纸厂。
当时镇上比较出名的是广安县新华煤矿。新华煤矿曾几度更名,对于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企业的前锋来说,新华煤矿就是一个大企业了。那时的前锋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
然而,1971年,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襄渝铁路设三等站于前锋境内,从此,前锋犹如从沉睡中惊醒,迈入了新的发展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老前锋们感到无比自豪的是,那时,连南充都没有火车站,南充人要想坐火车,必须到前锋来。火车站前的空坝上总是挤满了人。南充市都要赶车来下面广安县才能坐火车。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当年要是抢到成南达襄的话,就没今天前锋的襄渝了广安站了,广安重庆一家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6: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当年打压重庆何必弄你弟娃儿呀?广安可是你弟娃儿哦?成都?

发表于 2018-7-2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喜欢看老照片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7-28 23: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2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南充火车站的开通,这个川东重镇重要交通枢纽地位逐渐减弱。但发展步伐从没停留。给能保留这些珍贵照片的点个赞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8-7-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7-3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口述本地历史,好帖!

发表于 2018-7-30 17: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怕还没得开发商这个名字吧?

发表于 2018-7-30 17: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怕还没得开发商这个名字吧?

发表于 2018-7-30 17: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修房子的人,可以说都是现在所谓的开发商的祖宗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