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6日),“为‘七’加油”公益行在成都科技会堂再次启动,本次参加“为‘七’加油”活动的9名孩子来自四川汉源、广元、南江等地。
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从2011年承接全国著名公益项目“大爱清尘”以来,已经与华西医院合作对近300名尘肺病农民开展医疗救助,发放制氧机200多台,助学100多尘肺病家庭孩子。“为‘七’加油”是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从去年开始的一个帮助尘肺病农民七个家庭孩子的“救心助志计划”。“七”是“其”的谐音。每年通过邀请这些孩子前往成都开展为期一周城市生活体验和系列主题活动,为“其”未来的生活注满能量!
志愿者们了解到,中国大量农民工在高粉尘环境中辛苦劳作,日复一日,,进而罹患尘肺病,他们没能为家庭带去财富,生命却因此苦苦煎熬。在深入走访这些家庭时发现,家庭里只要有人患上尘肺病,整个家庭便不堪重负,让弱小的孩子无从选择。这样的家庭还不在少数。“救心之旅”公益活动就是为了消除尘肺病在孩子们心中的负面影响,走进孩子内心,帮助孩子们向阳生活。
这趟旅程对于家处偏远地区的小孩来说十分不易,第一次来成都,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自面对大城市席来的陌生感。
因雷雨季节,汉源突发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垮塌,甘洛的火车临时停运,孩子们只好改变原本出行计划。早上六点出发,从乡村去往县城赶乘长途汽车,几经波折才得以到达成都。当天下午,在志愿者的帮助下,9名孩子几经辗转集结成功,随后,成都宥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带领着孩子和“七老师”一起热身游戏、分队竞技和活动分享,让孩子们迅速在陌生的环境里相互熟悉、团结起来;让孩子们明白团队的巨大力量,领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能敢于迎接挑战、突破自我。
据悉,本期“为‘七’加油”活动紧紧围绕“科技”主题,让9个孩子在“七”老师(志愿者)的陪伴与带领下,参观游览建川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漫步电子科技大学,体验自由与自主的校园生活;踏入高新企业、科技馆、熊猫研究基地等,开启科技探索之旅;在这一趟寓教于乐的旅途中,让孩子们开拓眼界,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知识创造奇迹;激发孩子们的斗志,让孩子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靠自己的力量成就自己。
据了解,去年首批参加这一“救心之旅”活动的孩子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塑造了一颗坚强的心,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继续与志愿者们保持联系。
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秘书长周晓翔告诉记者“通过各类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无法选择,命运可以自己掌握。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心、帮助他们。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