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读寺庙等建筑名称(古代美)
在看电影和电视剧时,经常听到扑空的人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这句俗语是错的,因为和尚并不住在庙里。
由于大家缺乏专门研究,有些司空见惯的寺庙建筑名称也会经常张冠李戴。今天笔者就用比较通俗的方法介绍常见的寺庙建筑,以及民间祭祀建筑。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五大宗教(这里包含儒教),有三个来自国外,即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这三个来自外国的宗教,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来自国外的三大宗教
先认识来自国外的宗教建筑:
(1)佛教的“寺”(寺院、禅院、佛寺)。“寺”是对佛教建筑的总称。在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寺”最初来自古代中国官署。"寺"是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后世佛教的庙宇因此也称“寺“。如嵩山少林寺、新都宝光寺、峨眉山伏虎寺、峨眉山报国寺、仁寿县报恩寺、平武报恩寺、峨眉山万年寺、乐山乌尤寺等。
因此,人们有一个歇后语说:和尚分家多事(寺)。也有人把佛教寺院称为“禅院”的,如鹤林禅院、甘露寺禅院等。
寺院里除了男性和尚,还有女性尼姑。而尼姑却有单独居住的地方---“庵”,人们俗称“尼姑庵”。如邛崃市大同乡就有“竹瓦庵”。
“庵”是一种小草屋,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
通俗地说:“寺”里住男的和尚,“庵”里住女的尼姑。
至于“殿”(如大雄宝殿)“堂”(如罗汉堂)“楼”(藏经楼)等就一笔带过。
(2)伊斯兰教教徒在“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伊斯兰教的建筑标志就是“清真寺”。在陕甘宁地区影响较大,四川少见。
(3)近年来基督教在四川发展迅速。基督教的建筑叫“天主堂”。
国内的宗教和祭祀建筑
说完国外的三大宗教,再说国内的宗教和祭祀建筑。
国内本土的宗教影响最大的就是道教,据说道教来源于四川大邑县的鹤鸣山。道教的创始人传说是张道陵(张三丰),但道教信奉的思想却是老子,也有称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
道教的建筑物总称为“观(guàn)”或“宫”。
观(guàn):中国道教教徒的活动场所。
“宫”来自“皇宫”,后来也指道教的庙宇。
“观(guàn)”或“宫”在中国的神话作品中多有出现,如小说《西游记》里地仙之祖镇元子就住在“五庄观”,太上老君住在地方是“兜率宫(dōu lǜ gōng),电视剧里读成了dōu shuài gōng”,《封神榜》中元始天尊就住在“玉虚宫”。
在四川,新津县有纪念吕洞宾(纯阳)的“纯阳观”,都江堰有“伏龙观”,青城山有“上清宫”,成都市有“青羊宫”, 崂山有“太清宫”。
据神话故事可知,道士还是凡胎,只有修炼到家的才能成为神仙。道士一旦成仙后,就住在天上的洞府里,洞府的名字一般称为“宫”,如兜率宫(dōu lǜ gōng)、“玉虚宫”。因此,“宫”比 观(guàn)的级别高。但现实中的“宫”和 观(guàn)应该不分上下。如青城山这个道观和青羊宫孰高孰低呢?
“观(guàn)”最初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古代观察星象的一般由道士担任。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另一说,道教始祖老子曾在陕西盩厔楼观台讲道,故后世将道教建筑称观。)
“宫”原指有套间的房子,后来发展为指多间建筑组成的建筑群,也专指皇帝的居室。
宫后也可指为寺庙,后专指道教的庙宇,如北京的蹯桃宫、万寿宫、文昌宫等。
“庙”,一般指祭祀神灵的场所,通俗地讲,就是纪念死去的杰出人物的纪念堂。
“祠”和“庙”过去是不同的。“庙”古代本是大人物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庙”除了祭奠皇帝外,民间主要祭奠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如孔明庙、张飞庙、子龙庙(赵云)、二王庙(李冰父子)、二郎庙、杭州岳王庙,文有孔子庙,武有关羽庙。
也有些神话了人物有庙宇,如财神庙、土地庙、山神庙。
准确地说,除开帝王的庙而外,庙中应该只供奉中国的杰出的死人或神话了的人-----“神”,当然,也不排除以后会把为中国人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供奉进庙里,如白求恩之类的人。
以前,有个作者这样写道:人是神,神是人,为人民服务就是神。仔细一想,这种说法是有见地的。
而“祠”本来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性质与“庙”接近。后来内容扩大了,变成到了一个家族或家人祭祀家人或家族中祖先及杰出人物的建筑。过去每个家族都有祠堂,姓张的叫张祠堂,姓李的叫李祠堂。解放前到处都有祠堂。祠堂简称“祠”。四川新都区桂湖公园就有纪念杨升庵的“升庵祠”。
后来,弄来“祠”和“庙”不分。比如,武侯祠祭奠的都是皇帝(刘备)、诸葛亮及三国有功人士,照理应该叫“庙”才恰当,可却叫成了“祠”。其实,它的原名叫“汉昭烈庙”。可能是《三国演义》的原因吧,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远远超过刘备,弄得来武侯祠香火旺盛,昭烈庙冷冷清清,尽管统治者干涉,可是人们还是只叫武侯祠,不叫昭烈庙。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尊重老百姓的习惯叫法,于是只叫“武侯祠”。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称呼是不合乎“庙”和“祠”的概念的。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寺庙弄成了大杂烩,既供奉西方的佛,也供奉中国的神。如大邑县西边的高塘寺,本来是个佛教寺院,却供有二郎神之类的中国神灵;新津县的纯阳观也是佛道合一的寺庙。
《增广贤文》有一句话: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意思是--世界上的好话让各种书籍都说尽了,天下有名的山多数都让僧侣占去了。这句话还透露一个信息:天下有名的山多数都让僧侣占去了,那么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能听之任之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其实历史上道观和佛寺的争夺官司不断,由于朝廷有时支持佛教,有时支持道教,因此官司有时你赢,有时又我赢。
还有,笔者看《西游记》时发现:认为作者吴承恩有“重佛抑道”的倾向。《西游记》中把道士写得来很坏,不是跟唐僧师徒四人正面作对,就是对下属管教不严,许多童儿或坐骑跑到人间祸害百姓。正当孙悟空准备消灭妖精时,他们的“领导”突然出现,救走了自己的童儿或坐骑,无人敢追究他们管教不严的罪责。
四大宗教大比拼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现在我们就采用比较的方法来简单地归纳总结来自国内外的四大宗教(不含儒教)及建筑名称。
佛教(国外的)
创始人----释迦牟尼
起源于---印度(尼泊尔,由印度管辖)
建筑物---寺院
里面供奉的是--佛
教徒称为-----男的叫和尚,女的叫尼姑
和尚住在寺院里,尼姑住在尼姑庵里
伊斯兰教(国外的)
创始人----默罕默德
起源于----中东地区
建筑物---清真寺
里面供奉的是--真主
教徒称为-----穆斯林
基督教(国外的)
创始人----耶稣
起源于--欧洲
建筑物---天主堂
里面供奉的是--上帝
教徒称为-----儿女”或“子民
道教(中国本土)
创始人----张道陵,也有人说是老子
起源于--有人认为源于四川大邑的鹤鸣山
建筑物---道观或宫
里面供奉的是--元始天尊等
教徒称为-----男的叫“乾坤”(道士),女的叫“坤道”,未成年的叫“道童”
通过以上学习,现在,我们该知道“和尚是住在寺院里,而不是住在庙里”吧。
说明:笔者是道听途说之人,为了让零基础的朋友们了解常见的寺庙建筑,以及民间祭祀建筑,愿意抛砖引玉,冒昧做些讲解。讲解时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论述不周密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