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34|评论: 1

[诗词歌赋] 父亲没了“恐车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是个汽车兵,从部队回来后被安排在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开拉建筑材料的货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司机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父亲说,司机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其实是个最辛苦的行当。

  建筑业四海为家,父亲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在单位上班后,第一次出行是去西安。当时单位怕他刚来不熟悉,还特意安排了个老司机作陪,开的是一台俗称“130”的卡车,卡车驾驶室顶上另外加装有一个自制的油箱。那时候路途中没有加油站,一般至少要到县城才能加上油,所以跑长途的车子一般都自己另外加装了油箱。但即使加装了油箱,还是时常会遇到油用尽,车子中途停摆的困境。那一次,父亲就被撂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山上。那时候,每个跑长途的司机都备有一本地图,本来出发前,老司机根据地图上的里程数,大致估算出了用油量。老司机跑过一次这段路,还知道哪有加油点。可不巧的是,他们遇到了中途修路,临时改道。这一改出了岔子,路跑错了。等老司机觉察,已跑出去数十公里冤枉路。老司机向一个老乡问路,在老乡指引下,他们重新上路。那个年代,老乡大都没出过远门,指的路还是错的,等他们跑在一座孤山上,车没油了,熄了火。

  老司机让父亲留下守车,他徒步下山去找油。老司机一走就是两天,父亲渴了喝山泉,饿了采野果,幸好他当过兵,有些胆量,夜里独自一人也没觉得怕。那时候也没电话,也不知道老司机什么时候能找上油,父亲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犹如守战场一样守着那辆车,苦等老司机回来。老司机找油也历尽了千辛万苦,他把油找来后,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有下辈子,打死我也不当司机了。”

  类似的事情,从父亲在单位握上方向盘的那一天起,还发生了很多。那时候路况差,车况也不好,车辆因故障在路上抛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正常情况下,车速一般跑40码左右,能跑到60码就已经算“高速”了。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几乎是那个时代所有司机的生活常态,胃病,又是司机们的职业病。

  1993年,单位在河南中州铝厂承接了工程。临近春节,父亲驾驶着一辆“东风140”从工地回来,车到鄂豫交界的武胜关,天下起了大雪。武胜关山高路险,大雪封路,绵延的车辆堵了数十公里。父亲在那里堵了近一个星期,距离最近的一个村子住满了司机,连快餐面都全卖完了。

  父亲驾驶技术过硬,在单位开了30多年车,没发生过任何事故。2002年,父亲退休后,另一家单位欲高薪聘请他,被他拒绝了。他说,要他做其他任何事都可以,就是不开车。他开了一辈子车,真正是开烦了、开厌了。我和弟弟提出给他买辆车,让他带着母亲一起自驾游,也被他一口回绝了。

  2010年,我买了车。那天,我和父亲一起去外地小姑家,全程高速,车上有导航,车速、路况、行驶路线等,随时都有提示。父亲看得眼热,说,现在开车这么方便啊,要是我那时候有这么方便,也不至于我这么厌恶开车了。

  父亲当即忍不住过了一把车瘾。

  那次回来没过多久,父亲就买了一辆车。每年,他都要和母亲一起来几次自驾游。说起现在的日子,每次父亲都乐呵呵地说:“还是改革开放好啊,医好了我这个老司机的‘恐车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1-1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政策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