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巴中文化发展留下了一串串值得记忆的印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下基层277场次;
新培育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16户,总数达到92户,居全省市州第7位。1—6月全市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达19.34%;
四川扬琴《守望》、四川清音《革命种子结苞苞》分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余杭赛区)“节目奖提名”“表演奖入围”;
……
市委书记罗增斌提出,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的软实力,要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夯实内涵独特、导向鲜明的人文基础,进一步增强巴中人民的文化自信,用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鼓舞人,用内涵丰富的先进文化感召人,为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凝聚正能量。
这一串串硕果
是我市文化力量的大检阅
更是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
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
在市委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的指引下
巴中,在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路上
越走越宽广~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
7月1日,位于南江县桃园镇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开展迎“七一”建党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实地体验巴山游击队的战斗历程,歌唱红军歌曲。参与活动的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传承好红军精神和革命传统,立足岗位、辛勤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累计接待省内外党支部116个、党员干部12678名,社团组织与学校师生6350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巴中好人”“最美家庭”“好媳妇”等众多评选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培树用身边好人事迹进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传承好家风,弘扬良好的家庭美德。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作为川陕苏区首府的巴中,近年来依托境内分布广泛的红色革命遗址,探索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游,以主题评选活动为载体,活用红色文化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全市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涵育巴中优秀文化 展现新时代文化自信
巴中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历史的川东北城市,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种类十分丰富。擂鼓寨新石器遗址、牟阳古城遗址、隋唐石窟等众多历史遗迹散落在巴山蜀水之间;皮影戏、民间剪纸、翻山铰子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过去,见证着现在;历史文化名人晏阳初、严颜……万古流芳。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巴中文化繁荣昌盛,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担当起重要责任。
据市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推进文化民生项目实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今年上半年,全市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5913场次,完成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13444户,完成行政村通广播“村村响工程”95个,建成贫困村文化室127个;全面启动6个城市书房建设;全市219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文化民生切实改善。
有了坚实的基础,才有丰硕的成果。今年以来,我市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新开发创意特色产品39件(套),招引落地文化产业项目16个,到位资金8.53亿元。推动文化与旅游、康养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以特色文化串联景点景区、文化特色小镇、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我市作品剪纸《银耳姑娘》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平昌县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巴州区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同建设善美之城
市委书记罗增斌要求,要突出以公民道德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新风美德教育和家教家风培树活动,让新风良俗蔚然成风。
有着悠久历史的巴中,时至今日,烙上了一面面闪光的城市名片:最具绿色(旅游)投资价值城市、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但是,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洗心革面”的过程。
今年3月13日,巴中市精神文明创建表彰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在市文化馆召开,大会表彰了一系列“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回顾了创文历程,并下发《巴中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开展系列创评活动、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大幅度提升市民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确保在2020年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让全市人民共享创建成果。
转载巴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