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载明,笔名老枫、江上风清,曾在开江县党政部门和科技部门任职。退休后定居成都市,潜心读书、写诗、作文,系世界汉诗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蔚蓝的恋曲》《太阳雨》《这山这水这开江》等多部新诗集和散文集。潜心校注评点出版了清代名将《罗壮勇公年谱》(自传)和清代乾隆、道光、同治版三部《新宁县志》。主编出版《开江县地名志》和《开江地方文史研究文集》7部。撰写出版《国学随笔录》等著作。一言以蔽之:贾载明是大巴山的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化学者,学识渊博,学养深厚,藏书众多,读书甚广,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书痴”。
《辙迹漫语》散文集,于2017年底由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5万余字,共分为游历写真、追寻陈迹、芳馨茉莉、长叹短吁、人物写真五个部分。我捧读该书,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特色,值得一读。
题材宽泛 不拘一格
《辙迹漫语》散文集,收录各种题材的散文、随笔近百篇,其中有游山玩水、旅游揽胜的散文26篇;有追寻往事、寻根问祖的散文14篇;有抒写花鸟鱼虫、风霜雪月、田原风情的散文20篇;有阅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散文25篇;有叙写名人、伟人、专家、学者、文友、亲属和网友的散文多篇。有的抒写人生经历中的真情实感,有的是读书、学习和做学问的心得感悟,有的是对人性、人生、人类社会美好的向往、追求和评说……作者人生经历和生活道路宽泛,旅迹斑斓,文字有点散漫,形散神聚,不拘一格,故书名为《辙迹漫语》。
游山玩水 乐在其中
“游历写真”栏目中,集录旅游揽胜散文一组,游山玩水,乐在其中。贾载明写的渠县賨人谷、成都的龙泉驿、黄龙溪和人民公园,还有三峡景观、山西晋祠、开江诸多景点,我均游览过,因参观重点与视角不尽相同,各记所游,各得其妙,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贾载明写“賨人谷”,把奇人、奇山、奇水、奇石等景观写得生动形象;把“蛙犬望月”奇石望天、望月、望日、望云、听风、听雨、听泉、听鸟鸣的神情人格化,富于“蛙犬”以生命与情感;把賨人的勇武精神写得出神入化,所向无敌,千古留芳。
人物写真 画龙点睛
贾载明笔下的“人物写真”,不同凡响,不落俗套。他不去罗列人物的人生经历与全貌,而善于用朴实简洁的文字去凸显人物崇高品格与片断动人事迹,给人以启迪与教化。比如:叙写汶川大地震中的三个小人物——映秀镇小学生林浩,在生命危急时无惧无畏,带伤救人;写三岁“敬礼娃娃”郎铮被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之后,最懂得感恩,用小手向救命恩人行举手军礼;在瓦砾重压下唱着“两只老虎”儿歌的六岁小女孩任思雨,她坚强、乐观与无畏。作者深情地写道:“小人物,大英雄。看着一个个震撼灵魂的故事,我激动,我流泪,我思索。小林浩、小郎铮、任思雨的共同点是对恐惧和死亡无畏……我中华民族,蕴藏着何其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在《沉痛入魂哭二哥》文中,作者说二哥为了养家糊口,摆脱贫穷,被那个矿井黑洞吞噬了宝贵的生命!作者悼唁道:“辛劳堪沉重未得涓滴幸福水;命运既无情何期摧残善良人!”读着这些挽词,令人流泪,痛心疾首!
在《腊月回老家看老母亲》一文中,记叙已是耄耋高龄的老母亲,仍种地、养鸡、养鸭,终年劳动不息,与土地和大山共命运。作者笔下的老母亲,品格崇高而伟大:“母亲的性格,沉静少言,其神情就像沉静的大地。正因为大地的沉静,所以能孕育万物。我隐隐感到母亲就是大地的女儿,大地孕育出我们需要的东西,由母亲默默地传递给我们。大山也是沉静的,母亲在大山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像大山的精灵,吸取大山的乳汁,而后濡养我们。母为坤,坤宜静穆,温和、贤淑、贤惠皆由静穆升华而来。母亲正是具有这种品格。母亲在那片山上,快到整整一个世纪。母亲的心脏已经和那片山的心脏叠合在一起,母亲的每一条毛细血管已经和那片山的毛细血管交融。百年之后,我们会依然看到那片山有一个精灵在劳动着。”
堆石得山 自成景象
贾载明的散文,篇幅精短,文笔朴实,古今中外,视野开阔,收放自如,引经据典自然,文化底蕴深厚,令人欣然卒读,从中受到启迪与教化。限于篇幅,恕我难以一一介评。请让我引用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小说家、戏剧家凸凹的一段评语为本文作结:“贾载明的散文化文走白,进出有据,在庞大的书写脉向中固执己见,努力搏伐,伐而竞出。四十年的功道堆石得山,自成景象。”
是啊,贾载明的散文“化文走白,进出有据”,四十年,凭借生活的积淀、文字的功力和道德的修养,厚积薄发,将五彩缤纷的石头堆砌成山,山高径幽,清荣峻茂,芳草鲜美,鸟语花香,别具一格,自成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