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0年过后,智能手机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到了2018年的今天走在大街上满眼的安卓和苹果。时代在发展这也算跟上潮流的一种表现吧!毕竟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在线支付、导航、相机、即时通讯等等一系列的改变,上一周我试了下在巴中一分钱不带只用手机支付顺顺利利的过完了7天,就连菜市场的大爷(60多70岁)卖点小白菜都可以扫码支付。确实方便了不少同时也避免了很多时候吃完了饭卖完了东西才发现没带钱的尴尬。
有了方便的同时提醒大家 应增强对隐私信息保护的意识,打个比方刚刚我下载了一个软件它非要获取我的位置信息(你又不是地图我又不需要靠你定位)我拒绝了,然后提示需要获取我的电话短信权限被我拒绝,然后提示读取通讯录,位置信息、麦克风(社交软件微信QQ这些需要打开不然不能发语音)只是允许了使用储存,但是这个软件点击进去后就出现了闪退的情况,无奈的果断卸载了。其实很多人用手机真的没注意这些细节可能是不在意也许是不知道,就拿一个听歌的软件来说需要我们这么多的个人信息。对我来说我只是需要一个听歌的简单功能,但是它会想给你更多的广告、直播等等一系列功能,用得到用不到的都给你集成上了。
还有这个很多人都在用的社交软件这就是它在你手机中运行可以读取的权限,相当于我们隐私我们的一切信息赤裸裸的暴露在别人的数据中
手机上的这些权限数不胜数,一些手机APP就会在我们忽略的时候获取一些出格的权限。读取位置信息使我们手机上很多软件都会获取的权限,像是社交软件的定位功能,导航软件,外卖团购软件,新闻客户端等等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不过有的图像处理软件,电子书软件,一些完全没有社交功能的软件也需要定位的权限,难道需要根据我是哪里人来P图,还是不同地方的人看书还会有不同的习惯区别?还有经常被软件获取的权限就是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权限,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一些社交软件需要视频通话,某些软件有扫码的功能等等。一些奇奇怪怪的软件获取了摄像头权限,比如前阵子vivo NEX测试出来的某旅游的网站打开的时候就会调取摄像头,而后来又曝出某输入法一直在使用录音。虽然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我们好像毫无隐私可言,手机也可以随时的监视我们。很多时我无意中在手机软件里面填写注册信息这个时候你的个人信息就泄露了,更有甚者是流氓软件在你的手机中偷偷的抓取了你的隐私信息。
对于看见二维码就喜欢扫一扫,看见软件上那些心灵鸡汤就喜欢点进去转发的朋友你的信息可能早已经在人家的数据库中了。隐私从源头上控制,下载软件最好的从官网下载或者从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城下载。一些不知名的软件什么所谓的破解版软件最好不要下载,安装软件的时候注意下需要的权限。同时那些手机上看到一些比较裸露的美女图标真的不要看,因为你点进去也看不到什么真的无非就是你点击个美女图标然后让你下载个什么软件,运气好这是某些软件的一种流氓推广方式运气不好就是手机中病毒让你蒙受经济损失轻则扣话费重的就是小心你的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