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同志,我的烂钱被救活一些了,太感谢好心人了!”今天下午,蓬安县高庙乡五保老人李天松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感激不已。
李天松称,18日,来自该县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把他接到营业网点,成功拼出面额总计2700元残币。邮政储蓄银行员工向李天松表示,“这件事我们按政策给你负责到底!”
细查原由
老人兑款残币曾求助多家金融机构▲▲▲ 17日上午,本报刊出蓬安高庙乡五保老人残币难兑的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反响。蓬安县邮政储蓄银行立即指派金融代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情况,了解残币未予兑现的原因所在。
18日上午,该银行代理金融部经理付瑶带领工作人员,将74岁的李天松接到庙乡邮政所大厅。“李大爷在今年4月份,确实托人到我所了解情况,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他的残币兑换原则进行了解释,即单张残币面积超过一半即可兑换。”该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此后李大爷并没有带残币到该所兑换。
协助李天松兑换残币的好心人陈勇介绍,李天松四处打听残币兑换政策后,托他将残币送到驻乡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对其中几张残度较高的钱币兑换完后,将剩下的残币交还给陈勇,让他带到条件更好的工商行去兑换。
陈勇带着这堆残币到工商行蓬安县支行花园营业部,工作人员拼凑了两张钱币并予兑换后,因拼币工作量大,预计耗时较多,无法立时完成。陈勇于是约定带回残币,事后再兑。然而,没有文化的李天松收到残币,却再也无力到县城兑换了。钱币于是在他家一直保持至今。
8月中旬,无计可施的李大爷委托村民和远房亲戚,分别拨打本报热线2225777求助,他的这包“救命钱”,才得以曝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服务到底
决不让老人为此事费心▲▲▲ 由于邮政银行蓬安县支行的乡政储蓄业务委托给邮政蓬安县分公司代理,其下属机构高庙乡邮政所就承办了相关的金融业务。18日下午,蓬安邮政代理金融部经理付瑶告诉记者,经过仔细调查,没有发现该公司高庙邮政所工作人员在此事中存在不作为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以服务立足的现代服务企业,企业的宗旨就周到、主动和便捷服务。因此,邮政公司仍将对李天松的残币兑换一事,负责到底,服务到底。
银行人员正在拼凑烂币
当天,付瑶调集了4名工作人员,在李天松大爷见证下,从大包残币里搜寻同一币面的残片,然后粘贴复原。整整一天,共粘贴出总计金额2700元可兑残币,当即预以兑换。付瑶表示,对剩下的小块零碎残币,数量较多,用人工拼凑方式难于处理。因此,他们在请示人行南充市中心支行的情况下,决定在20日当天,带着残币碎片,把李天松大爷送到南充人行机构的办公地,邀请相关专家鉴定处理。
“这些残币太碎了,有些碎片很难辨识。按照相关政策,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残币兑付作出努力。我们愿意为每一位需要的客户服务,负责到底,服务到底。”付瑶表示。
今天下午,记者获悉,人行南充市中心支行等监管机构,对此事给予极大关注。要求市内相关金融机关,按照国家金融服务政策,切实履职尽责,对广大群众释疑答难,服好务,办好事。
来源南充晚报
记者 张松 编辑 杨竹 责任编辑 丁梦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