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人们住有所居,小区有物管,出门有公园;而曾几何时充斥在城乡角落的除了落后的生活,还有令人窘迫的居住环境。当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时候。双流也开始发生一系列让人始料未及,却又理所当然的变化。
变化日新月异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双流县城人均居住面积得到显著提升。1988年,双流县被确定为成都市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县,开始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改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住房制度开始逐步建立。
李玉芳,一名已退休的老房管人,她是双流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之一。
“我今年63岁,1979年到当时双流县计划经济委员会下属的房管公用事业公司上班,经历了双流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一系列变化,深深地为咱们双流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李玉芳说。
刚刚入职的李玉芳正是23岁如花般的年纪。据她回忆,当时双流县城都是清一色的平方和瓦房,城区的面积也不大,人们居住的房子面积很小,周围环境普遍较差。1983年后,李玉芳所在的房管所开始配合政府开展拆迁工作,当时对陕西街、淳化街的瓦房和平房拆迁后建起了5~6层的多层建筑。到了1993年,城区拆迁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楼房,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人们搬进楼房后不仅使用空间增大了,室内的功能分区也日益明显。阳台虽然很小,但基本够用。”李玉芳说。
而这个时候的双流农村,人们开始从温饱线上挣脱出来,虽然日子并不富裕,但随着经济的活跃,生活也在一天天变好。不过当时低矮的土坯房仍是农村最常见的居住形态,“以前咱们村的房子很多都是用茅草覆盖,下面是土坯墙。记得那时候家里穷,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很少,房子仅仅能够做到遮风避雨。不要说住楼房,就连当时城里人住的平房也是想都不敢想。”今年78岁的黄水镇安置村民廖文斌说。
居住形态升级
1994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房地产开发政策的实施,双流县房地产也有了快速发展,商品房开发、房屋买卖、租赁、抵押、典当等交易逐年增长。
1980年以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始普遍自建职工宿舍。1983年,双流开始对全县45个场镇的房地产进行登记发证工作。1993年7月成立县房地产交易所,逐步规范房屋交易办证事宜。
90年代的双流已经出现了商品房,这个时候的商品房多是临街修建,地面有零星车位,环境普遍较差。至2000年,虽然双流商品房开发已具备相当规模,但开发项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2000年以后,通过重点开发精品楼盘,提升区域和房地产品质,双流住房建设实现了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小区建设加快,县城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呈直线上升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的大量草房也被瓦房替代,甚至出现了个别平房和小楼房,“当时咱们村子有的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波浪潮,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村子里修起了和城里一样的楼房,洋盘得很!”付家坝社区一组居民彭术明说。
据统计,1994年至2005年,全县房屋产权交易总量达2.5万余件,面积2640.5万平方米。大量外地开发商在此时期进入双流房地产市场,使得双流房地产在开发规模、项目品质上逐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至2005年底,全县已有13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项目228个,建筑面积844.57万平方米,上市交易量达715.59万平方米。
城乡面貌改善
2000年后,双流商品房楼盘开发进入新时期,除多层住宅外,电梯房也开始出现。至2005年,双流县城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29平方米,是1986年的4.7倍。
2003年,作为中心城区品质大盘,欧城花园的横空推出赚足了市民眼球,开发商斥资购买了一架飞机停放在中庭花园处,还悉心打造小区园林景观,修建了游泳池和地下停车场,市民们趋之如骛、争相购买,“作为小区的首批业主,我当时就被小区的绿化环境震撼到了。相对于那些临街而建、景观稀少的商品房小区,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欧城花园业主姚昌明回忆说。再后来,四季花语、大成•天府景秀、水云花都等楼盘相继在城区涌现。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2006年贵通开发的“御苑枫景”,其园林式的景观打造引人入胜,该盘曾获评成都市2006年度楼盘金奖——“金芙蓉杯”(全市仅8个)和成都最具生态价值景观环境楼盘。再后来,棠湖泊林镇、香楠湖等楼盘也陆续推出,棠湖•泊林镇还在2010年荣膺联合国全球生态宜居委员会颁发的《联合国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社区优秀范例奖》。这个时期双流楼盘品质不断提升,从华阳南延线到东升新城,形成了一大批高品质楼盘项目,它们共同书写了双流的人居典范,实现了从“宜居”到“怡居”的跨越发展。
2002年起,错层式、跃复式、假跃层等契合视觉空间的住宅设计风靡一时,“居之天堂、商之福地”的双流美名广为传播,外地人在双流占据的购房比例快速提升,至2005年,全县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达到715.59万平方米。
而这个时候的农村,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至2003年已建成蜀星花园等农民安置小区66个。目前双流正在建设的安置小区共36个,总建筑面积约545万平方米,可安置63651人。
延伸阅读
双流独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从2015年7月拉开大幕,率先启动建设的首批7个村6个点的幸福美丽新村已见成效,这些乡村“别墅”小区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周边学校、医院应有尽有。
2017年,我区启动第二批次17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一幅幅秀美的“聚落为景点、新村为景区”的乡村画卷正在绘就。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覆盖。(记者:张博,王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