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乐清滴滴女孩被害事件,首先表示很痛心!愿逝者安息,亲者安心!从这次事件,我们无论从个人到企业甚至到制度都应该做好汲取血淋淋的教训,尽量做到不让惨剧再次发生!
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或许已被很多人抛弃了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在滴滴横空出世之前,我痛恨出租车的拒载,宰客,载客不打表的行为。当出现可替代的优步,快的,滴滴出现后,万众期待。大家都很欢迎这样的新生力量,方便了生活,痛击了出租车行业由于垄断行业导致的各种恶行。可以说大众在打车软件兴起之时关注点可能不会在安全方面。随着资本的角逐,逐渐造成了打车行业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即使卸载了滴滴,还有其他什么替代的呢?高德地图也许是因为安全隐患与成本自动砍掉了顺风车业务,而期待的美团打车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城市并未开通。也许这就是消费者的悲哀!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两面性
作为个人,在便利与安全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自然而然会更加注重安全!对于这次事件,在出事之前也许大家都不会想到危险就这样悚然逼近继而发生。生活中许多危险或许让我们无法预防,无论天灾亦或人祸,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必要的避险措施。比如时间记下车牌号、司机信息,时刻保持与他人联系,不要坐副驾驶位,要坐司机后方位置。注意观察司机的行驶路线。多注意一下司机的言行,如果感觉不妙,就近找个人多的地方要求下车。尽量在附近明亮、人较多的地方下车!也许就是其中一个建议被采纳,就可能防患于未然。
卸载后,你还能选择什么?
对于本次事件的涉事企业,企业已经做了他们认为的处罚,那就是两位高管的下课,也许这是很多单位或企业的丢车保帅的一贯作法反思之后继续反思,整顿之后继续整顿,道歉之后继续道歉。所有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在血的面前依旧那么苍白形同虚设!在隐私与生命之间,流程变成了在浪费时间。作为企业保护个人隐私从某方面来说无可厚非,就拿国外苹果公司来说,就被当成了隐私保护的典范企业。然而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涉事企业完全有机会避免悲剧的发生,也许这才是整个事件中企业真正应该反思与改正的地方。在企业生存的过程正落实好企业的责任甚至应有的社会责任,希望不再是滴血的那个滴滴而是雨滴的滴!
细化并落实好责任才能防患于未然
个人在与企业的搏击中显得过于渺小,这次事件如果不是因为网络的发达,让整个事件处于舆论风暴中,得到大众的舆论监督,就难以想象会已怎样的方式处理!前不久某网购平台的假货事件,如果不是作家,一个小人物的投诉也许根本不会得到关注。从而映射了当前消费者维权是多么的困难,相关的部门也许也应该积极做好监督。相关部门的监督类似于法律监督,大众的监督好比道德监督。只有法律与道德并行,社会才会更加和谐进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私信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