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97|评论: 4

[转帖] 今天操刀把孩子从肚子里拽出来 为明天(6年后)把孩子推进小学 —— 急得不得了啊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日 即将到来,各大医院产科一派忙碌景象,挤满产妇和待产孕妇。一名医院产科医生说,为让孩子将来早一年上学,不少未到预产期的准妈妈,通过剖宫产抢生“开学宝宝”,已成为近年来的常见现象。


       当父母的,怕放假也怕开学, 临近9月,又一批中国父母疯魔。

1535616701415.jpg 1535616862249.jpeg 1535616711182.jpg



       “ 9月1日,年满6周岁的儿童才能入学 ”,不少省市的这项硬性规定,让许多家长在8月下旬这个时间点,各显神通。在这场和时间的赛跑中,托关系、想办法修改孩子出生日期,成了不少下半年出生孩子的家长常规操作。


       上海一位家长,为了让9月3日出生的孩子迈过六周岁的门槛,创造性地自己用笔改了户口本上孩子的出生年份,一度瞒过审查入学资格的老师,让孩子成功入学。直至学校和派出所核对信息,他们才发现这位家长的“ 小秘密 ”。


        一部分更有“ 远见 ”的父母,把孩子的抢跑线放在出生前。据报道,这几年每到8月份,各大医院产科都是一派忙碌景象,挤满产妇和待产孕妇。


        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师表示,8月份通过剖宫产抢生“ 开学宝宝 ”,已成为近年来的常见现象。


        为了让孩子早上一年学,妈妈们在8月31日剖宫产


        在门诊,还有人预约8月31日生产,如若这一天前不能自然生产,就会剖腹,让宝宝提前降生。这些努力生下“ 开学宝宝 ”、用各种操作送孩子入学的父母,都有着合乎情理的动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点入学,总归没错。


        有一种焦虑叫为人父母


        抢生下孩子,把孩子提前送入学,对中国的父母而言仅仅是个开始。数不尽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最焦虑的那群人。


        某大数据平台曾发布过一份《 中国妈妈“ 焦虑 ”指数 》,数据显示,为孩子、家庭操碎了心,是很多“ 80后 ”“ 90后 ”妈妈的常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超过60%的妈妈们,生活怎一个“ 愁 ”字了得。


       幸福的妈妈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妈妈们大都有着同样的焦虑。十大焦虑相关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高居前两位,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是,生病、奶粉代购、学区房、入园、升学 ……


        孩子们人生中的每一道坎,都为妈妈们贡献着新的烦恼。而行动大概是缓解焦虑的最好方式,一些家长,开始在孩子成长路上“ 揠苗助长 ”。


        毕业于某名牌高校的吴先生,希望自己10岁的女儿能取得好成绩,从今年暑假开始,便要求女儿每天完成4篇高质量作文。有网友提调侃:“ 曹雪芹都没你家闺女写得勤。” 吴先生给女儿布置的任务太多,连妻子都看不下去,经常和他争吵。直到8月2日,对丈夫高压教育劝告无力的妻子,最终无奈选择报警解决问题。


       主持人撒贝宁曾说:“ 千万别相信什么人生别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起跑你看过谁站起跑线上,大家都一堆出发,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最关键。”


       焦虑的父母,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既无益孩子的人生,也给自己带来了数不尽的忧伤。


       提前剖宫产对产妇胎儿都不好


      《 厦门日报 》报道,“ 剖宫产不是想做就能做。”  张雪芹说,单纯为了让孩子早上学而选择提前剖宫产,对产妇和婴儿都不是件好事。自然分娩中,胎儿经过产道挤压,呼吸道内的液体大部分都会排出,有利于出生后建立呼吸循环。胎儿未足月就被强行剖宫产出,免疫力会低于正常足月出生的孩子,发病率也会较高。剖宫产可能会造成婴儿肺功能发育不良,胃肠道、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也可能更高。


        自然分娩对产妇的身体损伤较小,产妇身体恢复快。顺产只需住院3天左右,剖宫产则需一周。由于剖宫产是手术干预,本身也有一定风险。剖宫产产妇不仅容易术后感染,术后还容易引发并发症,比如发热、出血等。强行提前剖宫产的危险更大,产妇死亡率增加7倍,子宫、膀胱受损概率增加40倍。


        提前入学实际上是在坑孩子


       “ 谈心社 ”写道,家长抢生开学宝宝的初心,是不想让孩子们输在年龄上。殊不知在孩子尚未成熟时,提早学习是在伤害孩子。这一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Gsell 的“ 成熟优势说 ”佐证了。


       他认为个体的身心成熟,是有顺序、有规则地进行,只有当个体发展成熟了,学习才会起作用。理论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Gsell 经典的“ 双胞胎爬梯 ”实验。Gsell 选择了各方条件非常相似的 双胞胎 T 和 C 进行控制对比研究,得到这样的结果。


       宝宝 T:出生48周后,每天训练爬梯10分钟,持续6周之后,能够熟练爬梯。此时T刚学会走路,东倒西歪地走几步路。


       宝宝 C:出生53周后,才开始每天训练爬梯10分钟,2周后与T水平相当。53周的T能很好地走路,腿部肌肉更为发达。


       一母同胞出生的双生子,另外一个多了5周的成长时间,只花了对方1/3的时间,就达到同样的学习成果。为了更科学论证这一现象,Gsell 找来了百对双胞胎,进行了多次对比试验。结果发现,不管双胞胎的种族、性别如何,发育更为成熟的孩子经过短时间的训练,能得到更熟练的成果。耐心等待,时机成熟时结果往往事半功倍。随着相应年龄阶段的划分,儿童的智力也是逐步成长的,各个阶段的顺序不能逾越。逾越就扰乱了儿童的发展进程。


       小孩一年一个样,5岁多的孩子,和6岁的孩子差距必然存在。这群提前入学的儿童,被催促着跳过某个正常发展阶段快速成长。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可能会就此产生,同时,年龄尚小的孩子还有可能受到高龄同学的孤立。提早入学的弊端并不只是表现在儿童早期学习阶段,还会影响日后初高中的学习生涯。


       清华大学《 我国青少年体质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项目的研究者,根据陕西省某市全体中小学学生入学年龄和年级数据,确定了79475个研究样本。他们将学生分3类:适龄入学(6至7岁) 、提早入学(小于6岁)和超龄入学(大于7岁),分别对3类学生的身体机能、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提早入学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有较高的营养不良与体重偏轻情况。


       此外,与适龄入学和超龄入学相比,提早入学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较高。总体而言,提早入学的学生在身体机能和视力水平上都差于非低龄学生,这对他们的健康非常不利。提前入学,说是为孩子省下一年时间,实际可能是在坑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结果可能像网民调侃那样:以为可以赶上9月上学,殊不知,高中复读了 …… 过分期待对孩子和家长均无益处


       出身于普通家庭的父母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之地。他们担心回到过去的生活质量,对孩子的未来也充满焦虑和担忧。于是除了对自己狠,同时也将压力下放到孩子身上。


       几年前,郎朗横空出世。人帅琴技好,一瞬间成为了全民偶像。一篇对郎朗爸爸的报道也引起了热议。郎朗父亲曾因为小郎朗耽误了两个小时的练习,就“ 让他跳楼去死 ”,甚至给他吃“ 安眠药 ”。


       有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到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人民币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李培林 在《 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指出:“ 连续数年,多项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目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与住房。这不是件正常的事情。”


       有些东西可以速成,但教育,永远急不得。望子成龙没错,只是请不要忘了,多给孩子一些缓冲时间,而这从长远的人生来看,未必不好。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8-3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稀奇,医院经常有看好时辰生孩子的产妇,生不出来就要求医生做手术也得赶时辰生出来,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发表于 2018-8-3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拽出来??  不要说得那么吓人。

人家是想选个黄道吉日。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18-8-31 10:42
拽出来??  不要说得那么吓人。

人家是想选个黄道吉日。

罪过  罪过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huyouxia11 发表于 2018-8-31 10:34
这不稀奇,医院经常有看好时辰生孩子的产妇,生不出来就要求医生做手术也得赶时辰生出来,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

选时辰的理由因人而异个性化

守制度是一刀切的齐噗噗行动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