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住气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心态,也是在当今社会中必须遵守的人性丛林法则。它提醒人们遇事应沉着冷静、切勿急躁。生活中不都是阳光雨露、鲜花掌声,还有更多的坎坷和艰辛、悲痛与不快。沉住气做人,能把苦水当作美酒,能把伤痕看作财富,处乱不惊,处躁不颠,在岁月的磨砺中成就自我。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也就是说,碰到艰难险阻或陷入困境,遇到常人难以忍耐的事,他们能沉住气,顶得住,善于制怒。
我国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在书房里挂了一条横幅,写了两个遒劲大字“制怒”。影片《林则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钦差大臣林则徐审问洋人颠地时获悉,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内外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听后怒不可遏,把茶碗摔碎,这时,他一抬头,“制怒”二字跃入眼帘,他由此警觉,沉住气,控制了情绪。第二天,他若无其事,依然热情接待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于让豫坤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林则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沉住气,怒是可以克制的。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就可以逐步达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境界。 青年干部思路活、热情高、干劲足,却也常常要面对挫折的考验、成长的烦恼,要压住自己内心的不平、消沉和躁动,在小处忍让,才能在大处获胜。有的青年干部时常浮现种种躁气,比如,有的做事急于求成,喜欢意气用事;有的觉得别人提拔快就内心失衡,摆不正心态;有的眼高手低、自以为是,傲气十足,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凡此种种,堪称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对于青年干部来说,自觉祛除浮躁之气,才能激发沉潜的力量。
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虚心学习、勤于行动,不惧艰险、不畏辛劳,多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经受磨炼,让自己加速成长。基层是青年干部历练自己的大舞台,学习本领的大课堂。青年干部要在基层汲取群众智慧、掌握群众语言,在摸爬滚打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领导岗位,是一个磨练人的地方。领导者经常处在鲜花与掌声中,但更多时候也处在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上。领导者既要面对荣誉,赞美,提拔,重用,也常常面临嫉妒,诽谤,诬陷,有时还被撤销降职,遭受挫折和打击,对于人生悲喜,官职升迁,干部们要有一颗平常之心,面对不平不顺之事,要沉住气,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做到从容镇定,坦然应对,达观开朗。 生活中,总有许多不如意,当我们遇到逆境时,千万别浮躁,沉住气、多努力,本领就能越来越强,肩膀也将越来越能担当,路就会越走越远。
(崇望乡 六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