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非我族类的派系论—— 回到地方后,虽然碰到的事谈不上是山头主义,但想融入到圈子里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总有人觉得你不是所谓的自己人,交不了心、知不了底,不敢用、不能用。多少有才华、有担当的优秀退役军人干劲被消磨殆尽,最终碌碌无为。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打破固有思维、改变公众认知。正因为上面这些言论,每当国家出台保障退伍军人福利、提高退伍军人待遇的相关政策时,在一片欢欣鼓舞中总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 而这些声音的发出者,往往是部分政策执行者,比如前段时间被离职的周法兴就是典型代表。这些声音正确吗?真实吗?合理吗?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军人来说,答案当然是不! http://p9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54817859571ae2ed11f04 我们也有一定的文化和学历。 转业后,每当别人得知我是毕业于211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时,都会惊讶的对我说:“你怎么去当兵了?” 这个问号有很多意思,既不理解我一个重本毕业的大学生竟然去当兵,也惊讶于当兵的里面竟然有大学生。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不仅是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大幅提高,就是义务兵、士官的全日制大学生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我带过的兵里,有毕业于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学霸学神,也有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如果你是高中毕业入伍也没有关系,连队每年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平台,既有传统的学历升级,也有网络的远程教育。在这里提高的不仅仅是学历,更是学习的本领,是追赶时代潮流的能力。 我们也有多样的技能。“你会干什么?”这是很多人对军人的质疑。在他们眼里,军人确实是操枪弄炮的能手,但回地方不是什么用都没有吗?我的战友小钟在求职中面对这样的质疑时,拿出的是厚厚的一打摄影获奖和新闻报道作品,老板二话没说就以高薪录用了他。 小李过去是连队的信息员,他在求职时现场完成了一个精美的PPT制作,技惊四座。马哥是我的师兄,转业后进了体制内,别人一个星期的稿子他一天就能完成,现在是单位的头号笔杆子。 越来越多的军人退役后,在不同的舞台闪耀着光芒,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也许就是那句玩笑话,当兵的除了不会生孩子,什么都会。我们会修理、善厨艺、懂电工、精电脑,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5 我们更懂团结和奉献。 今年以来,退役军人的事迹持续刷爆着网络,不顾危险拦停肇事车辆的郭仕华、临危不乱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刘传健,还有舍己救人的刘阳明、李国武、杨强们。 如果说他们的牺牲是震慑人心的闪电雷鸣,我们身边更多的转业军人则是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奉献着。 冯叔是朋友单位的1名老同志,今年即将退休。单位在整理他的事迹材料时才发现,这个上过战场、立过二等功的老人,为单位拿过比武、演讲的无数金牌,却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默默无闻的在基层大队一干就是30几年。 “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每次岗位调整,冯叔总是笑着说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牺牲,没有引人泪下的伟大事迹,但正是无数像冯叔一样的退役军人,他们没有当上将军,也没有当成领导,却把青春献给了部队,又把热血献给了单位。 近期,中央和各级部门不断为退役军人发声,社会也更加了解和尊重退役军人,但要真正改变现状更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 一方面,尊崇之前,先有尊重! 另一方面,用行动证明实力,用实力赢得尊严,才能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