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四川省首届“脑力运动”公开课将于9月15日在金堂中学正式开讲,届时,在成都市范围内征集的400位青少年将在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IISC)技术总监、《脑力运动学》联合创始人、2017脑力世界杯总决赛执行主席陈建宇的现场指导下成为“最强大脑”。目前,该活动正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青少年志愿者报名听课,关注“四川省金堂中学校”官方微信就可抢票参加。 人的记忆力分为三种,短时、中时和长时记忆。如果不运用科学记忆方法,大脑只能运动到短时记忆,要把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反复训练。本次活动就是在中国网的助力下,由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IISC)联合中国网中国视窗、四川省金堂中学举办,旨在推广脑力科学,帮助青少年及其家长正确认识脑力运动对于学习知识与吸纳知识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揭开脑力科学的神秘面纱,并有效运用到日常学习和家庭教育中。 四川省首届“脑力运动”公开课主讲老师陈建宇是2017脑力世界杯总决赛执行主席,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记忆教学经验,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倡导和实践“科学记忆与思维方式”的研究、开发与推广。陈建宇指出,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会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他表示,3岁至6岁年龄层孩子的记忆力训练以保留“耳聪目明”训练为主,而6岁至18岁之间的孩子,着重帮助他们找回思维方式,改变和引导孩子的思维习惯。 据相关权威人士介绍,记忆力具备两个功能,第一为储存知识,第二为“量变产生质变”。当储存了知识后,会在大脑中产生创新思维,每一个人储存知识的内容和途径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创新思维也各异,通过记忆工具和记忆习惯的引导,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找到本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并加以增强。 金堂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学生的课业压力大,语文课文、英语单词、数学公式以及其他各类知识等都需要有效记忆和吸收,但常常记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是难题,更别说知识的吸引和创新性思维。此次,联合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IISC)举办脑力运动公开课,第一,希望引导孩子们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更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第二,希望在教师和家长中推广脑力运动,改变教育方法,在教学和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合理运用。 据了解,国际脑力运动委员会(IISC)是在全球推广脑力运动事业的专业组织,业务范围包括组织开展脑力运动学术研究与交流、脑力训练、脑力水平测评、国际脑力竞赛等,推动脑力运动在世界各国发展,促进脑力运动全民化、产业化,增强人类脑力素质,提高群众学习效率、工作效率、脑健康水平和创新能力。国际脑委会是“脑力世界杯”“全球数字脑王大赛”“国际脑力定向马拉松”“世界中华国学脑王大赛”等系列顶级国际脑力赛事的发起者和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