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开学,学生因学校暑期装修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新闻事件仍不断见诸报端。
崭新的教室,难受的孩子
现在,人们对家庭装修污染都有了很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学校装修污染问题却有颇多的无奈。家长质疑:学校校舍好好的,不就是旧点吗?干嘛说重装就重装,既费钱又产生污染!
学校也很无辜:线路老化、墙皮脱落、厕所漏水、教室改造,这些都是必须要进行装修的;而且装修只能趁着暑期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要等半年时间放味儿,根本不可能。学校利用暑假进行装修本是一件好事,但开学后因学校暑期装修而引发的危害学生健康的事件却频频上演,这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焕然一新的教室可能是“投毒手”
校园经过暑期装修,某些工程刚竣工或未竣工,容易出现室内异味、悬吊物坠落等问题,有害学生健康或伤及学生。
2015年8月26日,兰州某小学在开学后几天,不少孩子出现头晕、恶心、流眼泪等症状,原因是校方在暑假期间新粉刷了学校的教学楼,在墙面仍留下了刺激性的气味。
据业内人士分析,校舍装修、购置新教具等多项行为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此类校内化学品超标中毒风险,且一般导致较大规模的群体中毒。
风险防控: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提到,学校设计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规定及国家有关材料、产品、部品的标准规定。
学校设施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塑胶跑道“释毒”伤人的事件不断被媒体报道,北京、江苏、四川、浙江等地都相继曝出校园“毒跑道”因释放出刺激性气体伤人事件。
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不法承包商在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这些问题跑道更容易“毒性大发”。
有专家认为,由于标准含糊、甚至没有硬性标准,校内装修、采购教具等都可能导致校内超标中毒风险风险。虽然存在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但一旦爆发都为较大规模的群体中毒事故。可参照欧盟等严格指标进行防范,可以起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的安全成效。
风险防控:
不要让孩子裸露的皮肤与塑胶跑道做“亲密接触”。即便是一块安全合格的塑胶跑道也会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
学校装修把好材料关
1、少用石材类材料。
这类材料要注意它们的放射性污染,特别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2、选择水性木器漆涂料。
特别是儿童活动房里面的家具漆是造成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的主要来源,选择水性材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苯污染问题。
3、严格控制人造板类材料。
复合地板、胶合板、密度板等,是造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一方面要控制使用量,另外要在装修时进行消除甲醛的处理。
学校装修施工环节,这些一定要注意
1、施工全过程保持良好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另外,在可使用空气净化器。
2、提前购入教学设备。黑板、新桌椅,这些可能挥发有害物质的教学设备,学校可提前半年或一年购入,等散去有害物质再给学生使用。
3、标准化施工工艺。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采用环保材料,标准的施工工艺控制施工环节。
学校装修污染,家长能为自己的孩子做点啥?
1、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校舍装修、购置新教具等事宜,加强与校方沟通,对装修的招标、工程质量、检测等环节进行监督,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家长事先告知孩子,如遇空气污染严重,应及早发现,及早反馈,及早远离。
最后,卡颂智能壁材真心希望,每一个学校风险预警都成为学生最坚实的铠甲,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