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陈,而南充作为川东北重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下,C21论坛首次在南充举办,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位在南充从小到大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市民,我亲眼感受并见证了南充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和家人刚来南充居住的时候,南充市中心只有五星花园及周边寥寥可数的几条街道,而且街道狭窄,坑洼不平。其他地方都是郊区和农田。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南充市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整洁,夜晚华灯璀璨,人来人往。那时候的交通很不方便,从南充到成都、重庆,单程要坐8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的公共汽车,而现在从南充坐动车或者高速公路开车到成都、重庆只要两个小时左右。三十年前的许多南充市民家里连座机电话,电视机,自行车都没有,当时这些家用电器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奢侈品。如今,家家户户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汽车已经成为很多居民家里的日用品之一。南充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显而易见。 在2018年8月30日第九届C21论坛活动上,进行了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系列奖项颁奖活动,南充荣获“四川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奖项,实至名归。 南充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重要交汇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在南充的历史上,三千年的栽桑养蚕史,让南充丝绸声名远播。杜甫在阆中留下了众多美妙的诗篇,这些让阆中古城闻名中外。南充市新中国成立后川北行署所在地,川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享有“川北心脏”之称,朱德、罗瑞卿、张澜均出生在南充,正是因为这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标识,南充有了知名和美誉度。 南充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生猪战略保障基地。“三大地位”,难以撼动。南充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10万亩、居全省第一,有机农产品基地24万亩、居西部第一,粮食总产量连续14年稳居全省第一。“三大规模”,遥遥领先。南充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国字号”招牌。“三大品牌”,凸显价值。
南充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目标,完善了“5+5”产业发展战略支撑,充实了“5+100”大事要事战略抓手。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25年,现代农业产值要1500亿元。未来几年,南充将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三百示范工程”,着力建设“中国晚熟柑桔之乡”,全力打造“西部有机绿谷”“成渝中央后厨房”,努力建成农业科技创新集成区,率先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