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一篇名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在网络间广为流传。 该文章称,截至2016年11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2010个非正常经营或虚假注册的“壳”公司授信1655笔,合计1600亿元,截至目前已显现风险865亿元。 2017年4月11日,财新杂志推出《浦发成都分行违规事件还原 借壳公司腾挪风险资产》一文,又将相关事件仔仔细细、来来回回梳理一番。 浦发银行则竭力否认,回应腾讯财经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同时表示,“目前我行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当然不会相信这些文章是谣言,反而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查处工作,并成立专责小组,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银监会统筹指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互相协作配合下,四川银监局制定实施“特别监管措施”,实行“派驻式监管”,开展多项专项排查治理,积极推动合规整改工作。 中国金融业的惊天大案,就此揭开了。2018年1月19日晚,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各种“财技”,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 一声炸雷,全国震惊。广大储户、客户关注的是监管重罚,会不会导致浦发银行破产倒闭。毕竟银行一旦破产,储户50万以上的帐户存款,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银行代售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公司的基金等产品,都将化为乌有,得不到赔偿。 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的官网处罚公告中可以看出,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为4.62亿元。 广大储户、客户关心的是:案件查处是不是到此为止,不再深纠。只罚款成都分行4.62亿元,不再处罚浦发银行总行。 按理,成都分行该罚,总行更不能免责。违规授信775亿的惊天数额,罚款几百亿上千亿都不为过。要是从重处罚,把浦发银行罚破产,浦发银行将成为海南发展银行和河北肃宁县尚村农信社之后,第三家破产的银行。 好在和谐社会,尽力维稳。《21世纪经济报道》向银监会询问,这些处罚措施是否会导致浦发银行倒闭,银监会及时回应称,“不会。2017年浦发银行净利润542.4亿元,被罚后不影响正常经营,但教训足够深刻。” 也就是说,惊天大案查处到此为止,不再深纠。只罚成都分行4.62亿元了案,不再处罚浦发银行总行了。违规授信775亿的惊天大案,不影响正常经营,只不过是足够深刻的一次教训。浦发银行总算逃过一劫,避免了破产的命运。 银监会高举轻落,775亿的不良贷款还是让浦发银行元气大伤。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银保监会批准浦发银行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这是近一年内,浦发银行2017年8月25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48亿元,2017年10月宣布拟发行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可转债之后,连续进行资本补血的又一举措。 一千多亿的资本补血,浦发银行暂时无忧。广大储户、客户悬着的心总算稍稍安定。 存款有风险,理财更是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