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仪陇金城,凌晨四五点的街头,早有肩挑背磨的菜农搭车赶来。
老家土门险岩子那个地方,裤腰带般的村道路便民路,好在通了,倒也方便了许多。毕竟距离老县城还有十几公里,即使赶土门铺首场也有八里多路。
有人买了面包车或其它跑跑,也还方便。据说后来还有人买了线路,不过大家并不买账,说是有客就毛起装,还挤兑其它的。再者村社道大多自筹资金,你外地的来还有点说不啥过去。
群众不管你合不合法,他们只希望服务到家。希望相关方面还是得好好考量考量,存在就决定合理,最好把现有的弄成合理合法,增强安全性保障性。所谓的放管服,最后一公里,无非也就是更加便民而已。
老年人在家养老,闲不住种了些瓜瓜小菜,苦中有乐,当然吃不完就只有卖掉了。周末和丫头回来看望,顺便体验体验劳动之艰辛。遍地的花生,昨天才最后扯完。红花生留下今后好下酒,其余还多就淘了卖一些。
早上四点多就爬起来上金城奎星市场,还有更早的已经占住位置了,大多是老年人,有的就蹲在那里打盹。老妈把辣椒1.5就堆了,说是零售大概两元左右,笋子那些都是四五块,今年伏旱,菜价一直不低。有专门做这个生意的菜贩子瞅过季菜倒买倒卖,赚几个差价,挣钱是辛苦的,但别人就靠这个照样生活买房子。
真正的农村土特产,还是缺少信息交流,这一辈老年人去了,今后无非就是搞乱季节的大棚菜,还有那啥有机菜。就像每年的葡萄,枇杷,猕猴桃等,产业有了,市场销路呢?光靠本地自产自销那是肯定不行。恐怕今后还得电商实体店,线上线下结合才是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