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19|评论: 0

[交流共享] 【梨园名家】许明耻 师承名家 王国仁留给他生命最后的余温(封面新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0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明耻|师承名家 王国仁留给他生命最后的余温



封面新闻        2018-09-04 07:34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徐语杨 摄像 黄芯瑜 王洪斌

/人物档案/
许明耻,1946年生于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工丑角,师承陈全波、王国仁等著名川剧丑角名家。代表剧目《邱旺告贫》《裁衣》《花子骂相》等。在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川剧《死水微澜》中饰演顾天成一角,并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最佳配角奖”。
1959年,年仅13岁的许明耻正式离家进入四川省川剧学校。幼时本就聪慧的许明耻学起戏来相当快,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唱一遍他立马就能有样学样。当时川剧学校的老师对许明耻都十分青睐,他是班里的“尖子生”。
川剧学校不以剧团带班,而采用新型的科班模式,老师教课,学生学戏。当时川剧界的名家周企何、陈全波、王国仁等都为许明耻讲过戏。
“当时取消了过去传统的拜师的说法,所以没有师徒的概念,但是我的戏剧生涯主要师从两位名师,一是王国仁,二是陈全波。”
1961年,川剧名丑王国仁身患肝癌,为了对王国仁的戏剧进行紧急性抢救,川剧学校将他从雅安调回成都任教。那时的王国仁已是肝癌晚期,但是他心中对戏剧的热血未凉,渴望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给有天赋的人。
川剧学校立刻想到了当时被称为“神童”的许明耻,学戏快、人也机灵活泼,十分适合继承王国仁的绝学。虽然二人相处不过短短数月,但是在许明耻的心里,王国仁是他敬重的恩师,让他此生难忘,一辈子怀念。
“现在提起王老师,我依然很想念他,他很伟大。”许明耻说道,“那时他已经是癌症晚期,每天痛得睡不着,背着被子在学校跑圈。看见我,就跟我说,明耻,陪我跑一圈吧。我就在学校里面陪他跑步。”肝癌晚期,痛苦异常,患者无法沾床,一碰就疼,王国仁只能在操场靠走动缓解疼痛。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如春蚕吐茧般,将最后的余温留给了少年许明耻。《邱旺告贫》、《骂相》等好几个名剧,都是由王国仁口传心授。
“王老师人非常慈爱,只教我戏,其余没有任何要求。他人很有趣,心也宽大,总是戴顶白草帽,是个很新派的人物。我发表了很多他的作品,就是为了铭记他。”
被称为川剧奇才,“红灯教主”王国仁能编、能导、能演。很多剧本都是他亲自写的。剧团要是穷困,大家就会说,王老师写个戏吧。
“他写一个戏立刻就能卖满座,很有号召力,非常有名。”许明耻回忆。提起恩师,除了永久的怀念,还有崇拜。
“那个时代流行的《人猿泰山》,和川剧八竿子打不着的,他都能编来演。我现在在做英语川剧,王国仁老师很早其实就尝试过,他用英语和四川话夹杂在一起来表演,新鲜有趣,川大的学生不上晚自习都要去看他的戏。接地气,能跟上形势,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大艺术家。”
1961年10月,王国仁因肝癌去世。送去火化时,因他个子高大无法放入火匣。周身硬化,殡仪馆的人使尽了力气。
“我走上前去,在他耳边说了句,王老师,您一路走好。然后轻轻的一下就放了进去。我印象十分深刻,大概是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吧。”许明耻感叹道。
【下期预告】
1963年国庆,许明耻有幸获邀前往北京表演及观礼。站在观礼台上,许明耻是最年轻的川剧演员,他见到了许多国家领导人。看着台下的人群和台上的自己,那一刻他的心里觉得特别充实。
然而时过境迁,不到几年时间,历史的车轮便碾碎了少年心中的梦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