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85|评论: 0

南江高桥街道(旧名神潭溪)的牌坊

[复制链接]

年味推荐官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9-1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牌坊

神潭溪曾经有过两座牌坊,一座是矗立在巴中街魁星楼下面、长滩河岸边的“贞洁”牌坊,一座是横卧在南江街干河坝半坡处、箭杆山脚下的“忠义”牌坊,都是很古色古香很传统中国文化范儿的老建筑。
贞节牌坊三门四柱,高三层,全部采用青石修建。内中刻花石板镶嵌,横梁镂空翘角,廊柱雕饰飞沿,华盖神兽卧顶,团云神鸟盘旋;正门门柱一对浮雕象鼻对峙,偏门石柱各有厚重青石板雕成的下大上小两个石鼓支撑,石柱两侧一对石狮云鬃凸眼、雄视前方;石狮嘴里的石球镂空雕琢而成,转动自如却无掉落之险。正门上方的青石板上,从右到左刻有用颜体书写的“貞節”两个大字。牌坊各处还刻有“陈寡孝妇”、“梁寡高行”、 “土王巡游”、“渔樵耕读”、“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
在没有公路的年代,一条通往下两的大路即可从正门穿过也可从偏门或牌坊的两侧绕行。牌坊周围的土台和青石板地面给各色行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歇脚场所。
秋天,站在牌坊脚下放眼四顾,小河在不远的前方形成一弯长长的浅滩,卵石清溪流水哗哗;对面是苗家山半坡处的整片青杠林,成片的黄叶和点缀其中的火红色枫叶倒映在牌坊脚下的深潭中,一半山色一半水影映衬着那座青石牌坊,远远看去,活像一副水墨丹青。
春天,牌坊四周属于“红旗林场”的田地里油菜花盛开。蓝天白云下,簇簇黄花怒放,群群蜜蜂飞舞,石牌坊掩映在一片金黄的花海中,又宛如一副艳丽的水粉画。这时节,街上的孩子们下午一放学,就会背起背篼来到牌坊处准备到油菜地里去扯猪草。他们先是在牌坊处嬉戏,或将手伸进石狮子的嘴里转动石球,或观看或用手抚摸牌坊上的浮雕图案。虽然他们并不知道那些浮雕的含义,但图中一个个栩栩如生、身穿古代服饰的男男女女和画中的神仙皇帝妖魔鬼怪都能让孩子们浮想联翩。
玩得尽了兴,他们便悄无声息的钻进油菜地里,去摘取油菜杆儿下部那些已经发黄的油菜叶儿作为猪草,——神潭溪街上的孩子们称之为“剐菜叶”。因为油菜籽还没完全成熟,此时剐菜叶会影响油菜籽结籽的饱满程度,所以经管油菜地的林场场员是禁止小孩子钻进油菜地剐菜叶的。为了不被人发现,小孩们通常会留一个人在牌坊处“放哨”,其他小孩钻进油菜地剐菜叶。刮满背篼后打个口哨,放哨的小孩便背着空背篼跑到牌坊上面的油菜地与同伴汇合并分得自己的猪草。相互清理干净散落在头上衣服上的油菜花瓣儿,又将之前扯得的野猪草覆盖在油菜叶上面,然后爬到梁边上再绕道回到各自的家。
不管是春夏两季扯猪草,还是秋冬两季到长滩下面的河岸边砍水白蜡枝儿当柴烧,街上那群孩子来回都会到牌坊处停留。牌坊的大小门洞,留下了神潭溪孩子们的身影,牌坊的石狮子和浮雕留下了神潭溪孩子们的手印和指纹。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或离开神潭外出立业,或结婚生子就地谋生。但无论世事怎样变化,牌坊都会在那群孩子们心中划上一道深深的烙印。
67年,文革“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正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已经改名为高桥公社的神潭溪也未能幸免。那年冬天,公社书记带领街道几十名壮劳力手持纤索钢钎去“破”那座属于“四旧”的牌坊。
人们首先将两根长长的纤索分别套在牌坊青石华盖四个雕刻有螭吻貔貅的翘沿上。在一声声“嘿呦、嘿呦”的号子声中,华盖就像是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一位经验丰富的石匠爬到牌坊顶部查看了一番,惊呼道:磨缝楔入!只听说没见过,今天算是开了眼。
师傅随后向众人解释:所谓磨缝楔入,就是将需要嵌合的石条石缝细致打磨到精准的尺寸,然后将石条严丝合缝地嵌入石缝中。这样既不需要石灰砂浆糯米浆更不需要注入生铁水来使其牢固。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费力耗时,现在已经基本没人采用了。
一群人在石匠的指导下,虽然颇费了些力气和周折,但还是将牌坊从上到下一块一块地撬松、拉倒、最终夷为平地。在拉掉四根门柱石上方镶嵌的横梁石后,有人惊讶地发现门柱石顶端有一个小小石窝,里面各放有一块长约3公分宽约2公分厚约半公分的金属块。拭去上面的尘土后,可见泛着黄色微光的表面。那位石匠说这是古人为了建筑物牢固而放在门柱上的金条,——金子不仅贵重且经久不坏,古人迷信所以放入牌坊中,希望牌坊像金条一样富贵荣华长存天地。随后这四块金属物被公社相关人员统一收走,之后便没了下文。至于是不是金子,也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散落在牌坊旧址处周围田边地角和山坡水沟中的牌坊残骸,至今还依稀可见。
有记载,贞洁牌坊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据传:咸丰年间,“苗家有女二八,聘与肖家。待嫁夫亡,诀别椿萱,伺候公婆,凡二十余载,不渝初心。公婆驾鹤,终独善其身。”为了表达对苗女的尊敬和景仰,肖苗两家族人合力在同治年间修建了这座“贞洁”牌坊。
“忠义牌坊”修建于道光年间,是为了表彰罗姓人家对廖姓人家的忠义之情而修建的。其风格也是四柱三门三层,但由于石材和年代的关系,那座牌坊在解放前就已经严重风化破败不堪。文革破四旧,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将其夷为平地了。
据传:清嘉庆年间,罗廖两家长子相约外出做生意。俩人一路向南,辗转南充、岳池、合川、重庆,历时大半年。所到之处,买进卖出,共赚得几十两雪花纹银。隆冬季节,在相期回程途中,廖家长子不幸暴病亡故于南充驿馆。罗家长子不仅耗尽自己银钱将廖家长子的遗体护送回神潭,而且还将家中的银两拿出来补齐廖家长子那趟生意的赚利。为了表彰罗家这种高风亮节的忠义行为,廖家后人在道光年间出钱修建了这座牌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