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成都沙河堡马家沟的市民谢先生,终于在上个月底拆除使用多年的电子电表,换上目前成都市内通行的智能电表。但刚刚用上5天,他就到营业大厅投诉申请校表,原来看着智能电表上电费的数字蹭蹭往下跌,谢先生总觉得,这个智能电表有“猫腻”!
“是不是智能电表动了手脚,比电子电表跑得快喃?” 9月5日,谢先生带着疑问,到营业大厅申请校表,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于9月6日陪同用户到成都供电公司计量部进行了表计送检。检定结果误差合格,表计正常。
看似跑得快?其实是精度更高了
谢先生的疑问不是个例。据了解,去年成都市共43位用户申请校表,今年已有71位用户申请校表,误差均在合格范围内。只有一只智能电表因液晶显示屏损坏,造成数据显示缺失进行了更换。“用户申请校表大多集中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大家看着智能电表上的电费每天在变化,都有点担心。”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张健说,如果夏季每天使用空调,每户每个月的电费在500~600元是正常的。有部分老旧电表运行时间太长,超过了校验轮换周期,计量精度下降,使得有些市民感觉准确计量的新电表“走得快”。
“智能电表在计量的准确度和付费方式上与电子电表有一些区别,用户对显示模式的变化不熟悉,难免担心。”张健说,有些市民换电表后,感觉智能电表“走得快”,用电量增加,其实是因为智能电表比老式电表更为灵敏,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细微的电流都被记录下来。关掉电视或电脑后,屏幕上的电源开关还亮着,或者电脑在待机状态,各种充电器还插在电源上……这样其用电量尽管很微小,但也会被记录下来,更何况很多家庭并不习惯将小电器的电源全部切断,这样积累下来的电量其实也不小。
供电员工曾以电参数测量仪对市民的部分家中家电进行测量。
据测算,空调不拔插头,测得的功率是12.3瓦,由此推算一个月要耗电8.8度。电视、机顶盒不拔插头,测得的功率是5.2瓦,一个月就要耗电3.7度。电脑、无线路由器不拔插头,测得的功率是5.0瓦,一个月耗电3.6度。对此进行测算,市民家空调、电视、机顶盒、电脑、无线路由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不拔插头,一个月就要耗电16.1度,一年就白耗193度电,每年电费多出上百元。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提醒,用户怀疑自家电能表计量不准,可通过供电企业提供的申校服务进行检定,拨打95598热线或到当地营业厅提出电能表校验申请,供电企业将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校验,出具检定结果。若对现场校表有异议,可申请拆回供电企业做室内检定,若对室内检定结果仍有异议,还可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复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