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司退场之后,如何谈论生育】
9月10日晚,据中国机构编制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即“三定”方案正式公布。
在新方案中,原来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个部门均被撤销,即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取而代之的是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继原卫计委中的“计”被拿掉成为卫健委之后,“计划生育”又从卫健委内设机构消失。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计生时代已然来临。当前人口形势之严峻,乃众所周知。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理应建立全社会的共识。人口政策在表述上的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让“计划生育”成为过去式是其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几年的计生工作实质上已不同于过去,“计划生育”字样仍广泛存在于地方政府的机构名称和文件中。所谓循名责实,生育问题新共识的形成离不开官方用语的统一调整。
人口形势在变化,人口政策随之而变。鉴于近来不少争议都源于个别人的一些提法、说法,在“计划生育”表述退场之后,如何谈论生育话题成为一项挑战。谈的不好容易制造无谓的口水。
最重要的是,对公民的生育自主权要有敬畏之心。孩子虽然是一个社会的未来,但生与不生,全赖于家庭与个人,他人无法代为决策。
释放生育意愿,只能靠松绑,不能靠施压。福利可以有,惩罚不能有。对强力手段的迷信要戒断,否则只会激起逆反心理。治理现代化,便是要摈弃简单粗暴的直线思维。
现在网上许多年轻人担心被强迫生孩子,大都是杯弓蛇影,但也使一些人患上“恐生症”、“恐孩症”,可谓节外生枝。权威部门应以明确表态击退流言,避免对将来的工作造成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