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41|评论: 0

[文朋诗友] 以前给我授课一小时的两位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学多年,我见过不少老师,想必大家也一样。
今天我想来讲讲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虽然都在两次最重要的时间节点给我授课,实际授课的时间均在一小时以内,但我却特别想写写他们。
中考时节,学校组织年级最有希望考上重高的学生听课,主讲作文。那时候我游离在这部分学生的边缘,班主任开恩,我有幸参加了这堂课。
授课地点选在一件很小的教室,参加听课的学生有一百二十余人之多,因此教室十分拥挤,很多学生都是站着听。
授课教师是一个中年汉子,酱紫色的脸,挂着腼腆的微笑,虽然体态微胖,却显露出不谙世事的单纯。
临授课时,学校某个科室的领导简单介绍了该教师的名字,因为我在后排,所以未能听清。而后,这位老师开始了课程。
他从作文的评分规则开始讲解,而后将作文题目、首段、中间部分、尾段拆分,一一讲解每个部分的写作技法和评分要点,其中还临场画图、举例,每讲完一个部分,他就会说:“好,这是XX部分,还有不明白的同学吗?”
没人回答,于是他便说:“好,这个部分不再讲,我们开始下一个部分。”
整个授课过程,他充满了激情。你无法想象,一个看起来斯文腼腆的中年汉子,竟然在课堂上仿佛变了一个人,爆发出如此的吸引力,听课的一百多个同学,没有一个人说小话,课堂纪律很好。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教法,作文竟然可以精细到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这样的细微学问。也从来没感慨过:“原来作文不难。”
在不知不觉中,这节课就结束了,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
课程结束,这位老师又一次恢复到刚刚进教室的腼腆,带着拘束的微笑站在一旁。
还是学校的那个科室领导,见课程讲授完毕,再次站到讲台上,带着神秘莫测的微笑,说道:“X老师(站在后面没听清)是从XX来的,路程很远,X老师是骑着摩托来的,同学们可以适当的给点油钱作为报答……”
那位老师听完这番话,站在一旁不住的搓着手,脸上的酱紫色更深了,露出很局促的笑容。同学们也沉默,有的就从兜儿里拿出几角钱,这位老师便一一来取。
每取一个同学的钱,他都深深的弯腰,不住的说:“谢谢,谢谢!”
那是一所乡镇学校,学生们一周最多也就五块钱的零花钱。
我当时没有给钱,因为我兜里只剩下五角钱了。
临近高考,学校在某天下午,组织高三同学到操场集合。
待我走进操场,发现主席台上打着白字红底的条幅——“欢迎高考专家XX老师莅临我校讲学”。
当时我感到十分惊讶,这位高考专家我认识。那时候有一本颇具影响力的杂志,专门做高考攻略,其主编就是条幅上的这个专家。这个杂志每一期都有一页关于高考培训的广告,里面都详细的写着该专家的简历,看起来的确很牛逼。在当时给大家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烈,毕竟我们那是贫困县里的一所高中,同学们都没见过杂志上的人物走到现实里。
我记得当天晚上,学校大大小小的领导们都来了,整齐的坐在主席台上。待大家进场后,校长激情澎湃的给大家介绍了这位专家,语气十分尊重客气。
时隔多年,我至今清楚的记得这位梳着大背头、长相斯文的名师的开场白:“刚刚X校长介绍我是专家,确切的说,我是一个‘砖’家,我希望我这块砖能够将大家敲进大学的校园。”
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晚会场的安静没有维持多久,底下的学生开始骚动。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该名师后面所讲,一个字也没记住。
不过,会议的流程还是要走,按部就班的结束后,该名师开启了自己的签售会。
那套书共四本,我没买,一来四百五十块钱的书费,抵我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实在大气不起来;二来距离高考也就十多天时间,书太多,料想没时间看。
不过这并不妨碍签售的火爆,即使我没买,也跟着挤了半天看热闹。后来我很庆幸没有卖,不是书的质量不好,而是买了的同学也压根儿没看,即使当时我很羡慕那些有能力买书的同学。
多年过去,这两位老师的容颜总留在我的脑海。我佩服那位讲作文老师深厚的课堂功底,以及将作文技法讲授得如此精妙的能力;也记得那位高考名师幽默的开场白,还有那场火爆的签售会。
不过也带给我深重的价值观费解。
中考前那场精彩的作文课后,佩服其教学能力的同时,看到他腼腆有礼的结果同学们递过的角角钱,脑海里不可抑制的闪过类似于“穷酸”的词汇。对于一个身怀绝技的老师,沦落到如此地步,内心的佩服和抑制不住的“看不起”情绪,使我十六岁的心充满了对自己的不耻和惊慌失措。
却在高考前夕,亲眼目睹一个衣着光鲜、颇受关注的名师,理所应当的接受大家的尊重,光明正大的卖书,又让我在心里默默盘算那晚名师的收入时,感到无比的羡慕。
许多年里,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两位老师都是在用自己的才华挣钱,为什么一个显得自卑,一个显得光鲜?更费解的是,第一位老师的知识,明显更加实际。
我在愤青阶段时,曾以那些高尚的先贤们为楷模,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作为价值观,也对那些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不耻。后来发现这套价值观根本不普世,原来生活的压力无穷大,可以将“改变全世界”的宏伟理想,缩小到“改变自己就行了”,为了能够“改变自己”不惜放下曾经觉得很金贵的先贤品德,甚至总是用“穷则独善其身”来安慰自己。
挣扎过许多年,我自己也成了老师,对教师这个行业了解得更多。我开始做一个假设:假如某个家长也在现场,观看完二位老师那不足一个小时的授课,会作何感想?
我大胆猜测了一下,估计该家长也会和我一样,认可第一位教师的能力,感慨该教师的穷酸;心里默默盘算第二位教师的签售收入,不耻该教师薅学生羊毛的行为。
但他们会一定做一件相同的事情——将自己的孩子塞进两位教师的课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