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中国的官与商之间总有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从秦朝吕不韦到清代伍秉鉴、胡雪岩,在集权、抑商政策及文化传统下,官商勾结可谓是迅速积累财富、扩大事业版图的不二之选。今时今日,官商勾结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从“高铁一姐”丁书苗的落马,到“最美政协委员”刘迎霞的外逃;从涉黑敛财的刘汉,到侵吞国有资产的何燕。权力带来的便利与金钱,正如希腊神话中海妖赛壬的歌声一般,听上去如同天籁之音,但航海的旅人如果沉迷于此,面临的必将是迷失方向、葬身海底的悲惨命运。 在商言利本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民众不患寡而患不均,官商勾结永远是普通百姓最痛恨之事。渴望正义、渴望公平是公众最朴素心理需求。通过不法捷径迅速聚集的巨大财富,不但违反了正常的经济规律,甚至突破了法律的高压线。现在的“官黑勾结”,黑社会势力倚仗“政府官员保护伞”非法经营、垄断市场,迅速积累财富,然后商人利用财富不断的网罗、织构“保护伞”,使得利益集团越滚越大,最终成为危害一方的毒瘤,危害社会主义政权的安全。 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构建“官商勾结”的防线。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官员的反腐倡廉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二是加大惩处问责力度,遏制“官商勾结”行为。将“拍蝇”行动和当前的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决护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