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叫张小平的人,因为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在持续刷屏。同样,还有一个“综艺限薪令”,也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随后,二者一起上了热搜,放在一起真的很幽默。
影响中国登月的航天人才 VS 天价明星
综艺限薪令
根据业内公认的标准,一般综艺节目根据量级大小可分为“S级”“A级”“二线”和一般节目等类型,其中“S级”对应的艺人片酬单集可达500万元,以一季节目10期到13期来计算,艺人作为常驻嘉宾的总节目片酬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而“A级”节目大概总片酬在2000万元上下,二线节目为数百万元,一般节目为数十万元。
综艺限薪令, 一集不过80万一季不过千万。一集综艺,我们往诚意里算,一集拍个一周吧。S级明星一周500万收入限制到80万那差不多打了个1.6折。
张小平离职
根据“有图有真相”的爆料,某国家研究所的基层研究院员工张小平辞职了,结果等人家离开之后,原单位才发现,他是国家核心项目的灵魂人物,没有了他,项目无法推进,可能影响火箭发射动力研究、甚至或会影响国家登月计划。一封正儿八经的公文,让这家国企彻底火了。火在两个方面:一是读完公文你才发现,这个“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竟然疑似是待在这家国企的最底层职工。二是当事人合法合规离职,原单位似乎并未“待遇留人”或待之以“灵魂人物”的考量,却在人家离职后发公文、妄图以行政力量将其“要回来”。
公众号写实年薪12万,同事更正为税前25万,税后20万。跳槽到民企后约莫年薪是100万。
显而易见,“S级”明星周薪打个1.6折,也够跳槽到民企的张小平苦干一年才能挣到。
如果,我们再换一个场景。如果这二者到了国外......我们的天价明星贴钱走红毯,蹭大片配角的情况见得不少吧?而,张小平如果选择的不是国内的民企,你猜......他们会给已经有显著成果和丰厚经验的航空动力专家开多少薪酬呢?而且,可能只要有意愿,谈薪酬前巴不得把绿卡直接送货上门。那时候,研究院再后知后觉就不是解释下,影不影响大局的问题了。
最后借用央视新闻的评论:警醒历史悲剧“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个副主任设计师去职了,一个团队计划竟然要歇菜了。这背后的暧昧纠结,已然不单单是个市场问题。堂而皇之的公文,就要接受程序正义的拷问。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给出自圆其说的解释,更希望选才用才的体制机制转身之后,不至于总是让“低端人才”默默干着“高端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