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商标抢注上了微博热搜,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一部分人觉得抢注别人的商标,侵犯别人的应有权益十分可恶;另一部分人认为,当初国内很多大企业的商标也是被外国人抢注,最后花了血本才拿回来,小猪佩奇这是活该!那么到底我国有哪些企业也遭此毒手?其实,国内很多品牌都遭遇[color=rgb(230, 57, 23) !important]商标抢注的黑手。 1、海信 家喻户晓的海信商标“Hisense”惨遭撞车,德国公司博世-西门子公司于1999年注册了“HiSense”商标,与海信的商标在中间的字母“S”处只有大小写的区别。 海信早在1993年向国家商标局注册时采用的就是“HiSense”,到2000年集团更换标识时才换成了第三个字母S小写的“Hisense”。 海信认为西门子集团公司是恶意抢注,但西门子却否认“抢注”的说法,表示“HiSense”是西门子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所销售的产品上使用。除了“HiSense”外,西门子还注册了好几个高端(Hi)的家电商标, 而且西门子公司使用该商标出售的是高档洗碗机等产品,和海信的电视毫无关联,两者根本就不是竞争对手。 由于这是国际官司,根据不同的法律会有不同的结果,加上商标时间的问题,于是双方决定私下协商,但是西门子公司却开出一个极高的价格。这时候海信不管是走法律途径还是走私下协商途径都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双方纠纷一段时间后,还是以海信买下这枚商标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