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关何称“绵竹关” 绵竹城何名“小成都” □刘斌夫 绵竹关~白马关 中原入蜀最后一关——白马关(时称“绵竹关”或“鹿头关”),雄踞于当时的绵竹县与雒县、涪县三县交界处,在“绵竹故城”北面、涪县潺亭万安驿南端,今德阳市罗江区境内,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与罗江区白马关镇交界处,龙门山系东北余脉大霍山鹿峰山山麓,故《三国演义》称白马关为“绵竹关”。此境有著名的先秦“金牛古道”遗迹和东汉末年及三国蜀汉“落凤坡”、“旱八阵”、“点将台”、“庞统祠”等古迹。 东汉中后期益州刺史部曾从成都短暂迁治绵竹故城~黄许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平定巴蜀,汉承秦制,仍实行郡县制。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郡割蜀郡之地,于“扼控三巴,益州矜领”的梓潼神乡(又作乘乡、绳乡)置广汉郡,史称“分巴割蜀以置广汉”。 据《汉书·地理志》载:广汉郡辖梓潼(郡治)、雒县(县治在今广汉市)、新都、绵竹(古县治在今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什邡、白水(县治在今青川县白水坝)、葭萌(县治在今广元市昭化镇)、涪县(县治在今绵阳市区,其管辖范围,南至今罗江县域以黄许以北为界)、广汉(县治在今遂宁市射洪县柳树坝)、郪县(县治在今三台县南鲁班湖一带)、阴平道(今甘肃文县)、甸氐道(南坪,今九寨沟)、刚氐道(今平武)等十三县、道。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间),益州牧刘焉自绵竹移雒城县城,筑阙门。”此处《华阳国志·蜀志》记述可能有误。另据史料,东汉初年,大省级府治益州刺史部曾短暂迁至雒城(今广汉)。原广汉郡治在梓潼。东汉末期、三国初年,雒城尚无“广汉”之名。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于雒县置汉州,雒县为州治。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废雒县,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1913年,雒县、汉州正式改称广汉县。 近年考古发现,“绵竹故城”规模庞大,盖因古绵竹辖地广阔,城邑历史悠久。而且,东汉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84年~189年)大省级行政区益州刺史部迁至绵竹(即今德阳旌阳区黄许镇)。至东汉末献帝兴平年间(公元194年~195年)大省级行政区益州刺史部迁回成都。——川西名城重镇绵竹之“小成都”美名从此而来。绵竹县城于东晋时从黄许镇迁址于今绵竹城区,此为后话。 自东汉起德阳及旌阳之名多次移动蜀中各地 自东汉始,江油小溪坝、遂宁龙凤场(今龙凤古镇),曾先后以“德阳”之名短暂设县。 西晋太康初年,道教仙人许逊任旌阳县令,因其能点石成金、救济贫困、画符水祛除瘟疫而有德于民,朝廷诏改旌阳县为德阳县。西晋时的旌阳县、德阳县也不是现在的德阳市区,而在今遂宁市一带。 东晋时,绵竹县城从黄许镇,迁址于而今的绵竹市区。 唐高祖武德3年(公元620年)“分雒县、绵竹地置德阳县”,其时,绵竹故城(即今黄许镇)归属德阳县管辖。 后来的德阳县城,至今称作旌阳镇。 1996年末获批并宣布从德阳市中区析分恢复罗江县(但是,原属罗江县辖地,今属德阳市旌阳区的通江镇和今属绵阳市安县的玉泉、宝林两镇,并未复归罗江县旧治,而致安县、罗江李调元故里之争悬而未决,实则李调元故里全属罗江县旧治无疑),德阳市中区改称旌阳区。 今罗江县升格为德阳市罗江区。
——本文摘编自经济学家、文史学者刘斌夫新著《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