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21|评论: 1

[草根播报] 古时“一盏茶”“一炷香” 到底是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afa000d7060e81df956.jpg

  古时的更夫

8afb000d6c5938629645.jpg

浮箭法复式漏壶




8afd0008e23d5365fb0a.jpg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时48分;“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4时12分。
  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其它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也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
  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明清小说中常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
  一般来说,一盏茶(10分钟)有两炷香,一炷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相当于一秒钟。
  据《银川晚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0-2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长知识了,以前对这些知识不很清楚!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