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正在成为所有一种奇幻的场所。最新一起家长群里发生的“丑事”,是一位开着跑车送孩子的家长,被群主警告“最好再买一辆普通车送小孩”,他表示不解后,就被踢出了群。 ▲某家长因开跑车送孩子上学被踢出家长群(图/网络) 在中国,这事非常有戏剧性。通常来说,人们愿意巴结开豪车的,大家交个朋友,有机会还可以一起赚钱。但是,由于担心孩子们进行攀比,家长们甚至克服了自己巴结富人的欲望。 普遍的攀比 这是一场相当微妙的心理戏。这些家长指责开豪车送小孩,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攀比心理,实际上有一个前提:这些家长率先注意到了跑车和普通车的不同,孩子们的攀比心理,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 小朋友对车的攀比确实已经相当普遍。有一位朋友今年接待了外地来的朋友,这位外地朋友还带了读小学的儿子过来。小朋友一进车里,就来了一句:“爸爸,叔叔的车好像没有我们的好耶。”弄得两位大人都很尴尬。据说,来自上海的这位小朋友,班主任禁止学生上课带护照过来,因为同学们还会攀比那上面盖的签证章。 图/图虫创意 家长们会认为,家长群毕竟是成年人的战场,不会影响孩子。但是,家长们在群里的表演,其实和孩子相差无几。广为流传的一个聊天截图显示,家长们为了竞选家委会,都使出浑身解数,非常“低调”地介绍自己的实力。不久前福建莆田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和盘托出了自己家在教育系统的关系网,舆论也一片哗然。 家长们会认为自己是可怜的,即便是莆田那位显示自己实力的小官员,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其实内心也感觉自己是“弱者”。露肌肉,当然是小小的威胁,但是这威胁里面也有胆怯和不安。毕竟孩子在老师门下,要让老师低头容易,但是要让老师充满爱心地对待自己家孩子,光靠强制也是不行的。 过度的表演和对权力的服从 家长们的表演,往往都只有一个对象,那就是老师。他们想向老师展示自己的背景,展示自己的配合甚至服从,展示自己的爱,并不是要谋求特别的优待,大多时候,他们所谋求的只是一种“平等对待”罢了。 这么看,老师们就是恶魔了。但是现实中,大部分老师依然是我们所认为的“正常人”。就我接触的一些老师来看,他们都会平等对待自己的学生,这不仅是职业要求,也是人性使然。特别喜欢几个孩子,或者讨厌一两个捣蛋鬼,这样的事情当然也有,但这就是教育的常态。
家长们的表演是过度的。在表演的时候,家长自己变成了儿童。他们虚构了一个威权老师作为观众,而自己则不知不觉成了臣民。这种表演表明,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已经失去了信任。家长把对社会的理解和对权力的膜拜,引入到学校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最终改变了教育环境。 那种传统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任,在此刻显得过么美好。在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父母根本不管我在学校的学习,如果老师过来告状,父母一定会认为老师是对的。对老师来说,这种单纯的环境,也让教学工作变得简单。如今,在一群戏精家长中间,老师也是痛苦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