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首批10辆“成都造”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郫都区P09公交线载客运行,主要运行的线路是从郫都区客运站至唐昌镇。据悉,这批公交车由东方电气和蜀都客车联合制造。 核心的燃料电池发动机、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由东方电气提供,整车由蜀都客车提供,整车控制策略由双方联合开发。 该批示范客车在运行期间,总行驶里程约13万公里。 其实,在公交车上线试运行之前,郫都区就已积极推进氢燃料汽车示范应用。早在今年2月,全省第一座具备完整的氢气卸气、增压、加注、计量能力的临时加氢站就在郫都区正式建成,能满足5辆氢燃料汽车加注要求。
 成都氢燃料电池公交
 固定加氢站
氢能源是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被业内专家称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据了解,目前,成都涉氢企业和科研院所已达50余户(家),其中规上企业40余户,上市企业7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东方电气、成都客车、中植一客等;主要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制氢装备、加注设备、储氢瓶等。 在氢能源产业上中下各环节,成都均有布局。 - 其中,从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全市整机企业主要有研发制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列车等产品的成客、中植一客、荣创新能源、新筑股份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包括研发制造燃料电池电堆的东方电气、国蓉科技等;研发制造高速空压机、高压氢气瓶、加注设备等关键部件、设备的中材科技、金星公司等。
- 从产业链中游——制造领域来看,制氢领域主要是省天然气公司、梅塞尔气体等企业;储氢、输氢、加氢站建设领域主要是华气厚普、深冷科技等企业。
- 而在产业链上游——研发领域,成都现有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在燃料电池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目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正与国蓉科技等企业开展氢堆和动力电池研制、电解水制氢、固态储氢技术、钛金属薄膜双极板研发等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全市已有多个氢能相关产业项目启动,包括新筑股份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列车”研发项目、川大-攀钢-广东泰罗斯的钒钛基储氢合金——燃料电池电源系统产业化等项目。 另外,广东泰罗斯公司、成都雅骏、川大签署了开发燃料电池物流车协议,四川荣创公司和中车成都机车公司拟合作在轨道交通领域开展氢能示范项目,国蓉科技、川大、广东泰罗斯等单位正筹建“成都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工程技术研究院”。 “总体而言,成都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潜力巨大,是成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突破的重点领域。”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成都将以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为契机,以郫都区为示范区域,以龙泉驿区、成都天府新区、新津县、新都区、双流区等为重点区域,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轻轨列车两大终端领域,不断完善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