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过重阳 文~轻描淡写
又遇重阳节,刚好父母生日又临近,我决定邀请父母来我家团聚庆祝节日。
这一次我改变主意,不在家做饭,出去吃饭,也顺便陪父母爬爬山、转转路。母亲又带来了许多家里的土特产,让邻人几多羡慕。
听说我们决定出去吃饭,父母都不赞同:就在家自己弄几个菜,不要铺张浪费。可是我们注意已定,父母也就不再坚持,按照父母的胃口,吃野生菌汤锅比较合适。父母没有意见,他们只要和我们一起吃饭就觉得很开心。我帮父母挑菜,女儿受了感染,也主动帮我和她老爸挑菜,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
饭后在广场周围转转,太阳暖洋洋的,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的老人儿童,都笑逐颜开,那些有人陪伴的老人看起来特别幸福。不久沿着滨江路一直走到了龙角山,父母看着一路的风景,兴致勃勃,我为他们拍下了不少照片。
看见桑梓酒楼外有师傅在烤全羊,母亲马上想买一只羊来喂,冬天就可以自己烤全羊了,也可以用骨头来炖羊汤了。母亲总是勤劳而聪明,什么事都难不倒她似的。我劝说母亲,年纪大了,少做些,保重身体。
秋已深,大白杨的叶子几乎掉光了,嘉陵江在冬日暖阳下显得蓝意殷殷,如同蓝色丝绸般发出柔和的光芒。走近神龙泉,父亲喝了一口,我说那是长寿泉哦,父亲听了高兴至极。
在滨江路上,父亲就提起了以前运输粮食的水泥下滑坡道,光滑的水泥坡道,粮食从山上顺坡道滑下来,下面直接接到船舱,顺水路运输到重庆呢,下河街码头曾经是多么热闹的一个所在。如今公路四通八达,水路逐渐被冷落,如今只是一处旧时码头标本了。
走过青石板铺就的下河街,父亲记起被领养出去的大哥,父亲年轻时候常来万寿宫大伯家做客。这会儿路过,一定要去看看是否还住在望江楼的一所老房子里。我们在街头等他,等了一会,父亲下来,遗憾的说,有邻居说大伯早就搬走了。
父亲一路走,看见老人家就去细细地问,父亲想找一些旧时记忆吧。我们就陪着父母,慢慢地走,看着他们的背影,已经不是那么挺拔,头发是斑驳的花白,这些年,没怎么察觉,父母已经一天天变老了。从蹒跚学步到上学读书,每一个过程,每一天,每一个点滴,都有他们汗水的痕迹。父母为我们撑起幸福的蓝天,帮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为我们建起认识世界的框架,乐此不疲照顾我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哦,天下父母之恩,如何报答?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帐,如果你身在异乡,每年春节回家一次,每次最长7天时间,平均一天全身心陪父母3小时,一年只能陪父母21小时。假定你的父母现在55岁,设想他们能活到85岁,在未来30年里,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也就是26天,还不到一个月!
也许你会内疚于留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也希望在更多的日子里与他们乐享天伦。所以,赶快行动起来,多陪陪父母吧!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