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突发疾病,那是我身体有病;如果我不幸受伤,那是自己不小心;如果我饮酒过量,那是自己要喝的 …… ” 近日,一则《 老年聚会责任书值得推广 》“ 刷屏 ”银发一族朋友圈。 “ 对大多数已退出职场的老人而言,聚会是保持其正常社交活动的宝贵机会。然而,其身体机能条件又决定了聚会可能是一个易出现不测的场合,如饮酒、持续时间较长等原因,容易让聚会变后悔。这或许是这则聚会责任书受人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 网民“ 周妈歌 ”说。 网民“ 一只小葳 ”亦称,现在的老人谁敢惹啊? 一出问题各种麻烦铺天盖地而来。所以鲜有人组织老年人活动。一些旅行社不是明确拒绝70岁以上的老人参团嘛。 网民“ 一片蓝天空 ”则指出,没有用的,该负责还是要负责的, 现在法律不认生死状的。 北京正义网刊文指出,意外发生后责任认定应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签了这份责任书,是不是就能保证活动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高枕无忧? 答案是否定的。一旦老年人在聚会中发生意外,判断谁要负责任,要以事实为依据,如果事实确属组织方、其他参与者的问题,那么,这份责任书并不能为他们免责。至于具体要承担什么责任,则要以法律具体规定为依据。在这份责任书中,免责意味过浓,并不符合所有参加聚会的老年人和具体活动组织方的情况,老年人签署还需谨慎。 责任书的签署,应当按照老年人自己的意思、自愿并同意签订。比如报道中提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武汉市民表示,只要可以参加聚会,签什么免责书都可以。参加社会活动是每一个正常人的一种正常需求,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没有对责任书所列条款内容认真清楚地理解,就签字同意,仍会为日后纠纷埋下伏笔。 其实,刷屏的这份责任书一方面反映了老年人走出去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组织者的顾虑和困窘。这一矛盾如何化解,需要为老年人服务的职能机构认真研究。其实,根据个人情况在聚会前一一列明需防范之处,可以提醒自己,也可以提醒组织方和他人对照留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此,在充分提醒老年人及其家属尽首要注意责任同时,规范、提高老年人活动组织者的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十分重要,不妨借助意外险等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活动纠纷的理性、有序解决提供保障。 湖南潇湘在线刊文指出,对于老年人的聚会问题,老年人自己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尤其是在身体罹患各种基础性疾病,同时聚会的地点也比较远,聚会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还是要谨慎为之,这样既避免自己遭遇意外,也免得让其他的聚会者感到为难。而作为老年人的子女,一方面既要进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要尽最大限度保障他们身体的健康。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陪同前往,照顾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