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人性化,伴你颐养天年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当前,尝试用科技手段撑起养老生活,李立波不是唯一的践行者。 在国内,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品,正迎合着老年人在文化娱乐、养生健身等方面的需求,并将家庭、社区、医院以及其他养老资源有效对接,改变着传统的养老模式。 古灵精怪的“阿铁”,一边播放着传统民歌和现代舞曲,一边跟着节奏跳起舞来,引得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们笑声阵阵。 自从两年前,“阿铁”和其他9位机器人兄弟入驻该中心以来,他们凭着智能看护、亲情互动、远程医疗等多种“绝活”赢得了老人们的欢心,在他们看来,“阿铁”们更像是能歌善舞的陪伴者,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老龄化时代里,“老有所依”的话题依旧沉重。一方面,年轻人肩负职场压力,无暇其他;另一方面,“空穴老人”现象日趋严重,谁来化解养老焦虑?在雄心勃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我国提出要打造一个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阿铁”便是该计划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京房山阎村镇老年人服务中心,智能体测仪是老人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玩意儿”,他们往上一站,握住手柄,就可以看到血压、血糖等体征指标,这些指标还可被传至网络信息平台和亲属客户端,供医护人员和家人参考。 在天津,具有远程操控功能的智能电动康复护理床的应用,不仅帮高龄、长期卧床人员告别了自主翻身、起坐的烦恼,还帮他们解决了排泄、冲洗等难题。 养老究竟是应当“颐养天年”还是“余渡残年”?科技养老,让我们有了完美答案。正如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所言,要利用信息技术革新传统养老方式,推动智慧健康养老。 “关键因素在于科技创新,技术红利可以改造现有养老模式。”对科技养老有深入研究的北京科技咨询协作服务中心主任李雨楠认为,“政府和企业要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除了已经落地的科技养老装备,更多新技术正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擦掌摩拳,跃跃欲试。 爱之心智能养老 长沙爱之心老年公寓开创“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采用室内定位系统、镶嵌式微型传感器、智能床垫、智能手表等智能化技术设备,运用物联网系统及智能看护管理平台,实时跟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形成数据统计,大大缓解人力资源压力,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使老人享受到更加科学和针对性的服务。同时,政府老龄主管部门也可动态的查看和统计老人的生活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http://p98.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98477397211b610f9cf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