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乡 县 赋 ---冷林熙文集《赋韵神州》“华中篇”遴选
万象环球,因由华夏而开中天;千古神州,幸有湖南而增亮点;灵圣湘土,得有宁乡而著光焱;夫,全国百强县市,早有宁乡,自是理所当然也!
问斯地之渊源,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黔中郡,秦朝属长沙郡国。三国时期,则为吴之新阳。汉属长沙国之地盘。晋太康元年(280)改名新康。隋朝并入益阳,古为荆楚之河山。
唐贞观元年(627)政局稳定,国泰民安,为祈长久太平,名取乡土安宁之意,改新康而称宁乡县。《汉书》:“孔永封宁乡国为食邑”,以故国之名而袭沿。有《古今图书集成》:“唐始析益阳地置宁乡”。始置其县,隶潭州长沙郡,乃于宋太平之兴国二年(997)。元隶湖广行中书省,湖南道宣慰司天临路。明隶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清仍隶长沙府,然所在之省名,已改称为湖南。可见历朝历代,宁乡隶属,多有变换!
而自宋代以来,宁乡就属潭州。民国时代,隶湖南省第5行署所管。千余年度,风雨春秋,沧海桑田,境地析划,几经易嬗。所幸宁乡县域,沿袭终无大变。
中华共和开国,宁乡曾归益阳、湘潭。1983年,划归长沙市辖,而优具长沙西郊之人脉地缘。
殊荣宁乡,史悠名县,咫尺省会,天公厚眷。早获国务院之专批——对外开放,率众领先。拥国省两大开发区,更助百驾千骑,催马扬鞭。135多万颗赤胆红心,无不日夜萦思顾念——2906平方公里之歆歆宝地,浸润过多少世代,父老乡亲之酸甜苦辣,心血热汗;270余万只手肩臂膀,承载着宁乡之儿女,多少梦幻,多少担当,多少寄托,多少夙愿。25个民族,谐居于33个乡镇、街道之间。各级各地,个个共绘宏图大略,时代画卷。万户千家,人人不忘奋发争先,枕戈待旦也!
于是,智慧宁乡之人,倍尊生态资源,渴就厚重县情,无不精细研探。“江湖水天之邦”。由是而日益增辉,诱人心眼。“东南丘陵起伏,东北低坦开阔,北部岗地平缓”。丘陵、山岗、平原,三种地形,各有玄机,多具优潜;沩水、乌江、楚江、靳江,四大河系,自西向东,溉惠泽灌。尤有“黄材水库”,全国三大土坝工程之一,早成水利之盛景大观。 而“中国南方青铜器之中心”,他日声名,早已中外远传。今日宁乡,新奇百宝,更是层出不穷,到处可见。截至2011,已探明之矿产,即有40多种,已开发利用之煤、铁、锰、铀,金钢石、海泡石、花岗岩等,又达20多种。如此众多宝藏,稀世珺瑔,再加沙市近郊,高公铁空,多维路网之便捷通达,足令宁乡加速全面小康,支持圆梦构建。创新图腾“三大产业”,为国为民,皆予更多更大之奉献也! 欣欣宁乡,硬实力项项倍硬,软实力样样不软。1938年,出土之四羊方尊、人面纹鼎、象纹大铜铙、提梁卣等文物,已然人见人羡。1998年,于老粮仓师古寨发掘之编铙,更是馆藏年代最早、最为完整圆满。2001年,黄材镇出土之青铜罍,为国内最大、最重之商周罍王;是故,宁乡之文物,竟达万余存件。其涵盖之湖湘文化、革命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历史文化等等,无不多而珍贵,举世稀罕。国省市县级文保单位60处,遍布全县乡镇,碧野緑原。 人当尽知:“大中国有宁乡荣光无限,美圣地出领袖天骄若干”。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国家主席刘少奇、老革命家谢觉哉,一览“三大故居”珍馆。楚国靳尚大夫堂,佛教禅宗沩仰祖庭密印寺,祖师塔院;国宝四羊方尊,出土地炭河里遗址;湖湘理学创始人,张南轩父子陵苑;孙中山侍卫长何梓林之墓;湖南风雨第一桥,惠同廊桥古栏,等等重点文保单位,最是风靡中西,惊震人寰矣!
早于2003年,宁乡文物普查布颁,不可移动之文物411处,其古墓葬、古遗址、古筑建,古寺庙、古水井、古作坊、古桥梁、古楼轩等,不独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品种之全,令人刮目相看。且历史人文、艺术科学之价值,更是难以估量,高贵非凡。
至若风景名胜,尤显多圣美特,千姿百态,奇多彩艳。少奇故居,人皆仰瞻;佛宗蜜印寺,著幽大沩山;千佛溶洞,饱享灰汤温泉;商周炭河里遗址,汉末丹仙芙蓉山。——无不大兴旅游之万利,广助古优人文之承传。
且看民间文化,非遗资产,不是风景,胜似风景,启心励志,老少承欢,丰富生活,健体休闲,功不可没,奇利大显。观音大额戏,故事竟赛会,湖南花鼓,民间谚语,常开常办。竞技体育,省市大赛,名列第一,金牌过百,赫赫领冠。
噫乎!纸短,赋不尽宁乡之美不胜收,万般璀璨;学浅,写不好宁乡之地灵人杰,千古涅槃欤!
中国辞乡华晟赋市工作室
四川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