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课堂。父母不像老师一样经过系统性的教育,大多没有掌握相应的育人知识和技能。如何当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对一些父母来说是终其一生也难以解答的考题。为人父母,自然希望能够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做合格的父母是艰难的修炼,但也是每一位父母都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父母要读懂孩子的需求。希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是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所需要的温暖,直接来自于父母的关爱,这种关爱并不与他们的学习成绩相挂钩,而是能够给予他们宽容、放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不少父母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思想负担较重,这些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多与孩子交心,弄清楚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他们构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品德人格。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效仿的对象,随着思维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增强,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也会进行评判,如果父母自己不能身先示范、做好榜样,对孩子的教育也难令其信服,因而降低了父母教育的权威性。而且,一旦父母作出不好的示范,如不讲社会公德、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诚信等,更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就会学到这些不好的行为,再想加以纠正就会更加困难。 父母要与孩子平等沟通。有的父母还奉行“棍棒教育”,对孩子动辄训斥、打骂,这样不但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也会拉大亲子间的距离,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对父母的隔阂感,不利于家庭氛围的融洽。有的父母与孩子沟通极少,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很少与孩子谈心交流,对孩子的思想状况搞不清楚,也很少听从孩子的意见建议和诉求表达。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充分尊重孩子,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的表达观点,促进孩子情感、人格和智力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值得父母一辈子学习的课题,父母要常审视自身,努力自我提高,尽心尽力当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履行好父母应尽的教育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