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48|评论: 4

[转帖] “ 一个霉番茄引出的争议 ” —— 教育是应该是 “ 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不是一个省心的事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自己之所以吃不到放心食品是因为自己钱太少,只要自己步入了富豪阶层,愿意花钱,那么这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


       但是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不管你年入10万还是年入100万,你的孩子都很难找到一个放心靠谱的学校。即便你把孩子送到一年学费 10万+ 的贵族学校,他也逃不过问题食品的魔爪 ?


       国际贵族学校霉变食品事件


       这次的霉变食品事件,源自于上海的一家国际贵族学校,上海中芯国际小学,这是一个标准的贵族学校,我查了一下,学费大概每年消耗 10万 大洋,不是年入百万的家长根本负担不起这么贵的学费,扣掉房贷后还能拿出 10万 当学费的家长真的很牛 X 了。


       这次的霉变食品事件,其实是一个乌龙,家长们最初找上门的原因,是因为这家贵族学校收费达 24元 的所谓营养午餐,只提供二个速冻包子,可怜的一点菜和一盒牛奶。

WeChat-Screenshot-20181024100042.png

       随便去什么学校吃饭,24块钱 都可以吃到很豪华的午餐了,哪怕去肯德基吃都可以,现在这所谓的贵族学校就提供了这种伙食待遇? 家长们愤怒了,找到校长要说理,要求更换午餐的供应商,校长很傲慢的回答:“ 你没做过领导吧?我都说过了会监督,你还要怎么样 ”。于是家长们炸了,要求检查后厨,但是很奇葩的是,校长和供应商进行商量之后同意了这个要求,居然同意了! 我这里严重怀疑这些所谓的领导以前从来没进过厨房,否则他们打死都不会同意的,因为家长们很快就在后厨里发现了这些东西。


       发霉到这种程度,还打算做菜给孩子们吃的霉变番茄。

WeChat-Screenshot-20181024100112.png

        处处是霉点,依然是打算拿来做菜的洋葱。

WeChat-Screenshot-20181024100135.png

        还有显示生产日期为10月20日的各种食材,要知道家长们是在10月19日突击检查后厨的,10月20日生产的食材是什么鬼。

WeChat-Screenshot-20181024100206.png

        家长们气疯了,气愤的程度可以参见这个朋友圈截图。

WeChat-Screenshot-20181024100233.png

       我们经常告诫自家的孩子,学校食堂的东西最健康,少吃外面饭店的东西,没想到我们遇到的是这种学校食堂。更过分的是,这家国际学校采用的是国际大牌食品供应商,英国团餐巨头 康帕斯 旗下子公司 怡乐食!


       在国际上,康帕斯 集团的食物就代表着放心、可靠、贵族、特供等一系列含义,没想到来了中国之后,落地就变质了,收着特供食品的钱,却卖着连街头小吃都不如的霉变食品。


       更可怕的是,由于 康帕斯 集团太有名了,上海、甚至北京很多著名贵族学校都是 康帕斯 集团供应的食品,根据目前的新闻媒体爆料,仅上海,至少有中芯国际,耀中、包校、美国协和、德威等学校采用康帕斯为食物供应商,丑闻爆发后,这些学校的食堂负责人开始紧急处理后厨。


       这些家长们以为自己摸到了上流社会的门槛,年入百万,愿意花钱给孩子上中国最顶级的学校,就能让自己的后代享受到高质量分服务,没想到,中国社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人人平等,如果不是这次偶然和意外,恐怕这些孩子会在呕吐和腹泻中度过自己的学校生涯,或者直到他们的肠胃开始彻底适应这些霉变食物才算结束。


       这件事情,上海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介入调查,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我们等着看结果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是,为什么这类事件层出不穷。


       如何彻底根除这类问题 ?


       中国的食品问题很多,学校问题也很多,甚至某种颜色到现在都是个敏感词,带有这个词汇文章都无法过审。很久以来,类似的问题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发现一起“ 严肃查处 ”一起,然后屡禁不绝。


       首先,康帕斯 旗下的 怡乐食 之所以敢这么干,完全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罚款的损失和违法所得相比微不足道,也不存在被赶出中国食品流通领域的危机,过几年风头过了,又是一条好汉。


       正是因为被抓现行概率太低,抓到之后的处罚也不严,所以这些公司如此肆无忌惮,解决办法很简单,大幅度提升处罚力度,直接罚到倾家荡产。


       那么,这是第一条解决思路,也是最简单粗暴的一个思路,这是参考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来制定的,比如这一次,如果给每个家长赔偿 100万 人民币,按 1000个人 算也要赔偿 十亿 人民币,一下子就给弄破产了,以儆效尤看下次谁还敢。


       但是实际上,这个思路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惩罚性赔偿制度,都是按损失进行赔偿,车祸撞成残废也才赔偿几十万医药费而已,吃个霉变食品算什么,又没吃死人,最多赔偿你几百块钱去打个点滴喽。


       那么既然惩罚性赔偿无法推行,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解决呢,其实也有。这个办法,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些学校屡屡出问题的根源。


       在我看来,当法律法规存在盲点惩处不到位的时候,市场经济其实是能解决一切的,如果中芯国际或者某园出事之后,以后都门可罗雀无人报名,最终不得不破产关门,那么即便是法律没有任何惩处,他们也会狠抓质量,不敢造次。


       那为什么现在的私立学校爆出巨大丑闻之后依然生意兴隆呢,学生络绎不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学校严重不足,供不应求,很多家长为了找学校上都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哪里还有挑剔的余地。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点疑惑,不是说中国新生儿数量一路下跌吗,十年前那么多新生儿,学校都够用,现在新生儿变那么少了,怎么学校反而不够了?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入学人数急剧减少的这些年,很多地方学校也在大幅度的裁撤、合并,教育局的思路很简单,既然没什么人上学了,这片区域还留这么多学校干嘛,关掉几个有问题吗?


       关掉多余的学校当然没问题,这些教育总投入成本最低,由于公立学校的数量是可以人工调控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无论入学人数是增是减,教育资源的供应都是维持在总体供需平衡上,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永远是供不应求。


       在公立学校不断被裁撤的同时,私立学校的进入却设置了大量的行政门槛,需要的审批流程非常繁琐,成立一个工厂很难,但是成立一个私立学校却难上加难。高门槛导致资本很难进入,能开学校光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打通那密密麻麻的关系,所以都知道开学校赚钱,但是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却始终上不去。


       在市场经济里,不会存在赚钱洼地,任何一片蓝海出现,瞬间就会被狂涌而入的资本给杀成红海,私立学校教育领域这么多年都没变成红海,很明显,有某种力量阻碍了资本的涌入。


       如果到处都是幼儿园,某园爆出丑闻后,还用得着政府出面惩罚吗? 我上哪个学校不是上,还犯得着去你家的幼儿园啊。如果到处都是私立中小学,我上谁家不是上,你家拿霉变食品喂孩子,哪怕政府不罚你,你也等着关门破产吧。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学校压根不怕没人来,出个道歉声明表示自己痛改前非,以后一定严加管理,这事就算过了,既往不咎。家长们也没办法,学校基数太少,别说好学校了,差学校都不那么好上,你有什么办法呢,整体的学校供应就那么多,没得选。


       富裕的学校,在教育局看来是一种浪费,但是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富裕的供应其实并不是浪费。例如中国家电领域的产能,早就足够中国人用了,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资本新建工厂,整体的产能始终的富裕状态,每年都有小工厂破产,也有小工厂新成立,正是因为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才让中国人享受到了物美价廉大彩电,十年前卖一万的大彩电,现在2000都没人要。


       如果不是因为彩电产能始终都富裕了一部分,市场经济哪里能发挥的出他优胜劣汰的能力,中国的教育产能别说富裕,始终是供不应求的,滥竽充数的学校在里面无法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幅简化学校的审批手续,取消行政门槛的寻租,让一部分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自行破产,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真正优质的教育。


       号称不盈利的教育产业,其实干着最盈利的事情,号称为了盈利而开的家电工厂,却成了公仆产业,这里面的诡异和奇葩之处,就是市场经济的奥妙了 。。。


       大力推动教育产业化,不是说要减弱公立学校的教育投入,而是在保持公立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私有资本,大幅度扩大教育产能供应才是产业化的核心,它的核心精髓是通过教育产业化得到充沛的产能供应,然后通过市场竞争来优胜劣汰。不断的减少公立教育投入,那不叫教育产业化,应该叫教育甩锅化。


       所以,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上,不管你年入10万还是年入100万,你的孩子都很难找到一个放心靠谱的学校。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以来,我们曾耳熟能详的观看、参与学者对买方市场问题连篇累牍的争执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建立一个买方市场。但这种市场,不是资本主义那种引起周期性危机及生产力浪费和破坏的生产过剩的买方市场,而是供略大于求,商品生产比直接需要稍大一点,包括预防不测事故的后备、预防比例不协调的后备、经常性的调剂余缺的周转性的储备,能够造成必要的卖方竞争所需要的余额。

    这是国民经济平衡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同供求平衡的观点并不对立。只有建立买方市场,消费者的权利才能得以实现,才能促成卖方竞争,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一种意见认为,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的理想形式,固然不是卖方市场,但也不能是买方市场,而是在不平衡中求得供求基本平衡或供求比例协调的市场。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的本质特征。买方市场意味着大量商品积压,必然按低于其价值量的价格出售,或者即使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也卖不出去,违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能实现价值,妨碍积累和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同时,还会造成流通时间延长,增加流通过程的劳动耗费,使流通费用增加,资金周转缓慢,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在经济体制方面,也会妨碍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使各种杠杆,首先是价格杠杆失常。正如卖方市场会侵犯买者、消费者的利益一样,买方市场也会侵犯卖者、生产者的利益。因此,不能把总体上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当成社会主义市场的理想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所要求的只能是在社会供求基本平衡基础上形成的比例协调的市场,只有这样的市场才能保证商品流通不断地健康地发展,兼顾买者和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整个经济繁荣。
   




.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产业化 ?

教育公益化 ?

发表于 2018-10-2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有点打脸,在天朝拿钱是买不到“贵族”的。

家长花了大钱得到的居然是霉变的“猪狗食”,会气得大发疯。。。

急功近利的家长,好好想一想,三代才能造就上等人呐,要淡定。淡定,才能成为真正的贵族——精神贵族——才是终极目标。否则,永远都是卑微的暴发户,哪怕拥有的财富再多也是一样。

发表于 2018-10-25 15: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