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pload..cn/2018/1025/1540435935655.jpg
城市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有益补充,在市民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不同车企的崛起和做大,车企之间极不平衡的管理水平与能力充分暴露出来。一些共享单车品牌重投放轻服务的管理现状,被不少市民狠批“吃相难看”。昨(24)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市民,了解他们关于共享单车的心声。记者对其主要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希望能对共享单车市场发展和规范有所裨益。 市民呼吁 共享单车应有更多便民措施 昨日上午, 市民邓先生兴冲冲地来到顺庆区大南街, 准备扫一款共享单车骑游。“我和女朋友都是上班族,平时忙,加班多,这两天请了工休假,想骑共享单车四处逛逛。”邓先生说,但是实际情况远超过他的预料, 他在街头扫码骑车非常不顺利, 最后只好自己扫一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女朋友扫另一个品牌的。 “南充街头目前有摩拜、小黄、哈罗、青桔、街兔、豌豆、永安行7个品牌的共享单车,所有品牌都各有一个APP,”邓先生抱怨说,所有单车都要下载的话,一个人的手机就要下载7个APP。这势必增加手机储存空间占用,非常不方便。 “虽然共享单车押金备受争议,但是几乎所有公司仍然采取押金制, 尽管个别品牌免押金,却要求包月,变相吸存资金。”在南门坝生态公园外,正在扫码准备骑行的市民雍女士说, 每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存一笔钱,所有品牌加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而且这些共享单车根本没有保证,比如先前的小强,进来不到3个月就退出南充,个别市民至今没有退押金。 应该加大免押信用制度的推进力度,避免现金抵押,增加市民负担。 “从便民角度而言,有关部门完全可以要求共享单车营运商基于一个或两个统一的支付平台开展营运。”邓先生本来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 他从网络技术角度解释, 目前市面通行的网络支付平台,完全可以兼容共享单车支付功能。政府应强制要求车企使用公共共享支付平台;或者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建立本地共享经济支付平台,为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未来公共消费服务,对共享经济的企业服务,只有结算本地化,才可以把税源留在本地。 共享单车除了使用不方便外,还有使用价格过高、计费不准确、故障无救济渠道等问题。采访中,经常参加共享单车游行健身活动的向洋表示,共享车企属于服务业范畴,就要具有专业服务精神,做好市场消费分类和精准消费服务。应该推出不同的消费套餐,由市民自由选择。同时,要把日常代步与健身骑游区别开来,对单次骑行时间和里程较长的,应酌情优惠,鼓励全民健身。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政企应联手推共享单车走上“正轨” 目前,共享单车车企管理落后,也给共享单车在使用中留下巨大隐患。 除了乱停乱放扰乱城市秩序和引发交通安全隐患外,还有共享单车本身安全的漏洞。昨日上午,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营山某地一位村民进城办事, 看到街边随处可见的电动共享单车,大为惊奇。他于是雇车装载了3辆回家,希望能够方便自己平时在乡村出行。 后来,在公安机关介入下,车企艰难追回这3辆电动共享单车,该村民也受到相应的处罚。 但是, 仍有更多的损坏案例,让一些共享单车非正常损坏,增加车企的运营成本。 记者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嘉陵区白燕大道部分村组路口、 顺庆区荆溪街道、搬罾镇的田间路口,同样见到零星的损坏的共享单车。 甚至在市内一些小区居民, 居然将共享单车的电子或机械锁拆掉,将单车据为己用。 记者看到,目前南充市场上既未建立共享单车进入制度,更未建立共享单车退出制度。一位共享单车营运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他们从总部接受单车投放数量,雇人将单车分批错时投入到南充主要大街和人流密集区域。他们甚至没有为这些共享单车品牌落地营运办理任何手续,“没有一个部门接待我们, 也没有一个部门来管理。”这位工作人员说,南充市场上共享单车经营竞争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优胜者不敢继续投入,失败者无法顺利退出,败落的单车品牌只能任其在大街上自生自灭。这种现状反过来又对正常经营的单车品牌购成威胁。 市人大代表廖丹表示, 目前单车市场问题多多,但根本一点是管理缺乏,必须充实和加强。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对城市街道资源充分调查基础上, 统筹设置一些单车停放点, 对单车的取停行为进行规范,并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对共享单车管理归口。让共享单车市场实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方便经济,井然有序”的管理目标。 市政协委员彭小平表示,共享单车从便民利民到民怨沸腾,说明这个行业到了必须规范和整治的关口了。如果再放任自流, 不但会对市场发展本身造成严重损害,也会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大的麻烦和负担。共享单车未来是否与城市发展合拍共融,关键问题在管理。政企一定要同心共治,把共享单车推上发展的“单行道”。 (南充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