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 摄于郫都区三道堰
郫都区,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 上风上水、八河并流 是成都市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 被评为“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环境,是郫都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更是福泽后代的绿色宝藏 改革开放40年 郫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 不仅没有为经济增长牺牲掉宝贵的生态环境 反而让生态宜居成了区域最突出的独特优势 成为最闪亮的绿色城市名片 截至9月22日 郫都优良天数163天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
▼ ▼ ▼
1. 坚持生态优先 城市发展的主色调不曾改变
雷林 摄于沱江河湿地公园
沱江河上,波光荡漾,两岸碧草萋萋,成群起舞的白鹭扇动着洁白的翅膀,鱼游花影、鸟翔绿波、水天一色的美景,吸引着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陈炳衡 摄于沱江河畔
改革开放以来,郫都始终如一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郫都先后确立了“水润蜀都、生态郫县”“双创高地、生态新区”“天府水源地、电子信息城”等定位,始终贯穿着绿色发展理念,并用实际行动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选择。随着经济体量的增加、发展驱动要素的多元,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塑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已经成为郫都立足实际的生动实践。
李荣伟 摄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今年以来,郫都区深刻理解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充分发挥郫都特有的自然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和产业优势,着力塑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加速打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充分体现了郫都生态文明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先进理念。城市生态环境日渐优越,“生态郫都”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2. 践行“两山理论” 按下生态文明建设“快进键”
孙浩 摄
改革开放40年,是郫都生态环境保护满载硕果的40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郫都的生动实践。站在郫都的成都时代豪廷广场写字楼楼顶,看着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铺青叠翠的公园绿地,眼前好像浮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郫都从一个乡土农村变成一个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区的历程。
全本宁 摄于创智公园
今年8月,全区生态环境保护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突出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如何打好攻坚战?如何实现碧水蓝天、绿色低碳、和谐宜居?如何将生态资本转化为经济动能?郫都区聚焦生态环保10个重点领域,扎实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建设、制度机制建设,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治土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科学治堵攻坚战、全域增绿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散乱污”整治攻坚战、清洁能源替代攻坚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擦亮了郫都“天府水源地”的金字招牌。
高良 摄
40年来,郫都厚积薄发,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强化自然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强力推进“重拳治水”“水源保护”“精细管河”“铁腕治霾”“全域增绿”“综合治土”“科学治堵”等行动。2018年上半年,郫都共完成河渠清淤227公里,全面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农户517户1654人搬迁,抽查“散乱污”企业300余家,82家已完成整改验收。
3. 加强生态保护 严厉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张科祥 摄
2017年7月5日,郫都区在环保专项检查行动中,发现郫县宁昌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气液比不合格,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今年3月5日,郫都区环保局给予郫县宁昌加油站罚款人民币两万元的行政处罚。
黄击拳 摄于三道堰
对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向污染环境的恶劣行为“亮剑”。郫都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把监督追责作为治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尖兵利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不力、违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等的人和事。
曹省利 摄于西华大学
举一反三,由点到面。“郫都要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深度剖析问题根源,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健全问题防范机制,以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抓好问题整改,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的话掷地有声。在一系列环保重拳的助推下、环保督察的倒逼下,郫都的生态环境质量加速提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增添了城市发展后劲。
4. 深化改革创新 探索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刘晓冀 摄于花田喜事
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郫都区坚定不移走好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郫都乡村正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走出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郫都路径。
邓显杰 摄于水乡三道堰
经过40年的发展,郫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增强。面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基础设施的约束日益凸显,郫都始终专注生态发展定力,不断传递生态“接力棒”,依托生态本底,大作生态文章,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推动农村生态振兴。
周凤 摄
良好的空气质量、宜人的自然景色、纯净的河流风光、整洁的周边环境,生态是郫都的历史选择与时代担当。近年来,郫都运用产业转型、容貌整治、特色小镇等政策组合拳,制定出台“绿色发展二十条”,关闭拆除“三无企业”2300余户,全面落实“治水十条”等七个十条,大力实施增花添彩、亮水治水、拆墙透绿“三大行动”,加快推进500公里绿道建设和21个田园综合体、34个特色林盘建设,合理布局点缀石牛公园、菁蓉湿地,精心打造“田园综合体+绿道+特色林盘”景观带,全域农村区域面源污染得到整治,“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已经成为现实。
胡倩滢 摄于战旗村乡村十八
40年坚持坚守 绘就郫都生态蓝图 渲染出宜居宜业郫都的绿色本底 而这一切成为郫都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建设生态郫都、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郫都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