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9|评论: 0

吴俊凯:拜 谒 寒 山 寺

[复制链接]

拜 谒 寒 山 寺

                                   口吴俊凯

                                      一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提到了地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写到钟声,钟声鸣响,被夜半初至的客人闻到了。还写到寒山寺与邻山,与要津,与尘世的瓜葛,也把大运河与寒山寺联系了起来,把这一对闭合与开放的矛盾写在了诗里。看来,寒山寺与大运河终究有不解之缘。大运河流经此处,也少不了寒山寺这一江南名寺之珠的陪衬。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外,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名僧寒山曾住持此寺,改名寒山寺。一千多年间,寒山寺遭遇了五度火毁,也曾多次重建。最末一次重建是在清代道光年间。寒山寺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二

    我到了寒山寺,没有急于走进寺里,而是在寺外徘徊、踯躅。我打目一望,寺外山川秀丽,天色朗朗,云淡风清,城市高楼鳞次栉比,居民房舍茫然无边。姑苏城边人气沸腾。这江南美景的确惹人远想,情怀涌荡。这景致的确有刺秀般轻薄和柔软,少了北方草原的雄浑与豪爽。回头面对,不禁问道,这千年古寺就是在这清丽毓秀的氛围中存在着?运处的大运河估计是听不到我的发问了,仍旧在忙绿着,千帆竞航,两岸小树一如既往地绿绿茐茐,像首村庄的诗句,但意境里并不包括我这位从巴山蜀水远道而来的客人,我没有生气。因为,枫桥寒山寺早已在我思想上潜伏了一段不短的时日,在心灵里一再地鼓舞我,要拜一拜寒山寺,要把我所有的祈求与那口千年的古钟来一次多维度的契合,让文学的风桥与寒山寺回归其本身,我好作一次直面的见识。看看这些物什,为何一二再再二三地感动着我们文学之心?这些物什经历那么多人类主义沧桑,它的诗意为何永远没有变弱和消隐?
   当我面对寒山寺的时候,这一串串的疑问,竞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思想上一片空白,不知从何说开,问些什么。也不知,历史上那么多诗人文人,面对古寺,于古寺的文化旅程,以及它集合的文化意义,也如我一般空濛发呆么?杜牧呢?韦应物呢?文徵明呢?高启呢?而事实是,这些文化大家,都曾以文化人姿态,大摇大摆地走进寺里,用独特眼神,别样心态,特殊视角,极其个性地感悟了这座古庙的文化存在,即或是有过斑斑伤痕,也从心灵上进行了文化重建,从情感上进行了文学重塑。他们因此留下千年隽永的诗句。

                                      三

   我走进寺里,走向大钟。
   直到如今,我也不知道,为何径直走向那口大钟?也许这就是人的本性。因为钟声之故?因为许愿之故?大约是的,大约也不是。反正,我是站在了钟楼上,阳光作证,白云作证,大山作证,运河作证。我站在钟楼里,用手轻轻抚摸了这鸣响在时空中的铁钟,还抚摸了那根被无数手指摸过的木头。就是这根木头,把人的力量和意志归拢后,撞向了大钟,这才有了钟的鸣响,才有了绝唱的诗句,才有了古寺不朽的文化。就是这根木头,把人的期许和苦难,一起撞向了大钟,才有了声音的雄浑与悲鸣,才有了佛寺的伟大和传奇,才有了文化的沧桑和神秘。记得,面对这口大钟之后,我在日记中写道:“我感到钟声的不同寻常,说它美妙,说它悠扬,说它清脆,说它激越,说它神奇,都是对的,但对其内涵的诠释,都是片面而不充分的。你不信?你就听听罢,它仿佛从唐朝就响起了,响过了宋元明清;它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特别地指向了佛的玄远与无边的空荡啊;它仿佛是从特殊人性之中响起的,听后,让人祈祷,让人起誓,让人向善。它仿佛又是士大夫的一声声抱怨,其声音饱含了多少见素抱朴、佯狂避世、虚静恬淡的深幽情怀?让人沉闷,让人醒悟,让人空寂,让人敏感和脆弱。”
   站在钟楼里,我忽儿想到,为何这古寺总少下了晨钟暮钟呢?钟声成了寺庙一种特殊文化符号,是因为什么?《百丈清规 法器》云:“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可见,寺里钟声的原始意义,是作息提醒之声而已。但在后来的日子,晨钟暮响却有了特殊含义。它吸引了无数祈愿者从山谷田野码头拜向古寺,人文情怀开始在钟声起落之间起落着。何况,始于山间的钟声,在穿过山谷之后,清空而缈远,让世间百姓依依而不舍。钟声穿越千年之后,已经植入了东方文化的大观园之中,让人品味冥想的时候,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已经确立,一种超脱世界的人性追求已经凝于文化血液之中。于我而言,就是如此,这钟声鸣响在我记忆中,已经十五年了,但我一直品偿无尽。当我坐在河边,欣赏秋水秋风的时候,这钟声特别宁静祥和;当我坐在书斋,读那些发黄古书时,这钟声特别生涩凝滞;当我走向圣山圣水心绪平和的时候,这种声特别飘缈悠长。这种夹杂了无数情感的钟声,像不同季节的果实,味随心生。
   我撞钟时,天色尚早,阳光灿烂,祥云朵朵,微风习习。我用了洪荒之力,将横木撞向那口大钟。这是我许愿之后的事。

                                     四

   在寺里,我浴沐到了古寺幽深文化中封闭、龟缩、隐忍的氛围,森然的禅境弥漫在庙柱、庙壁、庙像之间,肃穆玄运的佛度笼置着寺里的每个角落。这令我想起北宋人张云话语:“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皆归释氏。”这话,机锋直指佛地清静玄冥。当儒门学人,慕其断云飞出,春在烟雨的休息境界,别了红尘,守了孤灯。也许还默默念着:“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何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他们进了佛门,佛玄双修,凝柱观壁,无自无他。因而,心里敏感细腻,走向了极度的内向和封闭之中。对于佛门这种诗带骚庄,偈语玄妙的出世文化,我没有作过多的探就和苦想。我在庙里独自寻找当年张继朝拜时走过的路线,而且还在不断追问,他是选择怎样的时空,才有了那番情怀,写下了《夜泊枫桥》?
张继应试的败北,真的是成就《夜泊枫桥》的因由?
   退下钟楼,该往左走,抑或往在呢?张继非常人,不可能男左女右,如此循旧。他是诗人,说不定就喜欢由左而在,如此遵古。正左右不定之际,我忽有顿悟:左也是右,右也是左,在这佛境之间,哪有左右之别?我这才觉得,走左走右,已经意义不大了,我即使与张继走在同一条路线上,我也无法重法诗人气质,诗人情怀,诗人审美。再说,张继当年的月落乌啼,已经不见了,只在诗歌里成了永恒的文学意境,成为文学诸人,永远感悟的虚拟世界;再说,江枫渔火,也差不多成了永远的往事了,江枫或许还在,渔火已经消隐。别说姑苏这样的繁忙之所,就是我故乡的白沫江边,也见不了一只鹭鸶,在白天晒过太阳,以前常见的景象,完全不见了。随着社会的转折与推进,古老的文学意象在逐渐消隐,而崭新的文学意象也随之出现。这是文化进步中的必然。传统美学意义,在文化创新中变得疲软,变得羞怯。今天有人写词时,还往古典意象靠近,有些令人生笑。所以,我选择了左,也就选择了右。只要在寒山寺中,能找到一处可以远望的角度,就已经够了。从那里,望一望大运河,望一望它的川流不息,望一望它的文化气象,已经足够了。因为,运河与寒山寺紧紧相依,一同成就了《夜泊枫桥》,成就了寒山寺千年传奇。运河在历史进程包容太多的人文旧事,它成了不朽的文化依托。
   我不再追问张继成诗的过程。

                                     五

   夜半钟声到客般。这客人,可能是第一次来寒山寺,计算不了路程,才半夜到达。也好,他听清了半夜钟鸣。诗人情不由己地把寒山寺放入运河的背景中书写,可以想象往昔的运河,是如何地涌动于江南大地,负载了多少江南人的生存意义啊!大运河自秦始,便一直在中国东边的土地上,在忙忙碌碌,在南南北北,见战争迁徏,见繁荣没落,如此等等。因此,运河属于今天,更属于昨天;它属于北方,更属于南方;它属于河流,更属于文化;它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它属于华夏,更属于人类。的确如此,当我们面对大运河的时候,我们无法不见它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文明,我们不得不去梳理那开放、容纳、流通、交触、互惠等深层文化意义带来的文明,也不得不去理解运河两岸商业文明背后呈现的搏击、刚健、不挠、实践等社会心理结构,也不得不去思考船夫号子中声声不断的人类主义呐喊。
   两千多年来,这种由运河产生的深远的文化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变革,思想变革,给江南文明注入了勃勃生命力。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表述过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了集体人格。”根据这样的文化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人格,就成了江南人永久的财富。江南人,包括寒山寺,因“财富”而扬名久远。
   不过,令我费解的是,以常理言之,作为凝结了禅文化的寒山寺,它发展的路径是从讲哲理到侃机锋,从清晰到神秘,由严肃而荒诞,整个意识形态,一派灰暗沉闷,一路封闭独悟,怎么会与大运河恢弘大气开阔的文化形态相拥相抱相容呢?大运河把客人送到寒山寺,然后,又把客人从寒山寺接走,把陈香用船载到姑苏渡口,僧人又一梱一梱地把这些陈香背进寒山寺,满足香客的一时虔诚。这应该是两种文化的极度契合,与最大限度的容忍。尽管大渡河水涨水落,船来船去,纤夫声声,而寒山寺古井无波,平静得只有木鱼断响,只有钟声偶鸣,但两种文化,却相干无事,相互守望。这难道不让人奇怪吗?但不要忘了,文化学者有一个词叫“集大成”,他们会把这两种文化放在华夏文明这一概念下去判断去审查,结果是,无论儒家的积极有为,还是佛家的逃世隐藏,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何况,还有亦僧亦俗,亦俗亦僧之说呢?因此,枫桥、姑苏、客船、钟声能有机为一,也就有了依托和根据了。

                                     六

   拜谒寒山寺,是2001年之事,于今十七个年头了,同去的朋友王树良君已经英年早逝,只有共同朝拜过的寒山寺还在,只有共同远望过的大运河还在。
   记得,当年我离开寒山寺时,还不忘环视一眼姑苏古镇,看看它的枫叶,红了没有?

                           写于2017,11,4,改于2018,10,28。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