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城南旧事7-铁㩝杆钟鼓楼 这组泸州钟鼓楼的照片是依年生来排序的,后两张最老,也老不到哪里去,再老也没有钟鼓楼老;前面的年轻点,头两张是最“新鲜”,主要照铁㩝杆,可以看到那墙上还有铁㩝杆三个字的残余。 铁㩝杆是招牌,按照现在的说法不是名牌也是品牌,是专门治风湿和跌打损伤的膏药——大凡膏药都是这样,贴出的效果比用㩝杆在激流险滩撑船还铁,那时在泸州是响当当的,有事就贴一张,不光是下力人,太太小姐也在贴,只是背着人贴罢了。从敢把招牌嵌到墙上固化,至今还没有被历史彻底风化,也能看出这膏药之强化,只可惜它没有传承下来,另有高名也说不定——但愿如此。 铁㩝杆落脚钟鼓楼附近可能也算“强强结合”。钟鼓楼在各地都是标志性建筑,在泸州照例建在“制高点”,再加上楼层高,俯瞰少数最高只有三楼且大部分是竹木民房的泸州是一目了然,这等鹤立鸡群的高大上不想出名也得出名,那是由不得自己的,就跟想出名也出不了名一样。“泸州有个钟鼓楼,陷半截在天里头。”这民谣极是,是指钟鼓楼之高,或指钟鼓楼被贪污了一半。 解放后,一段时间钟鼓楼还是用来报火警,只要它“呜”的一声长鸣,民间义务消防队就出动了,推着水车拿着水枪担着水桶——总之都是些体力工具一路小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