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985|评论: 18

[乡镇风采] 南江高桥街道(旧名神潭溪)系列之——万寿宫古井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寿宫古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万寿宫水井就是养活神潭居民一个半世纪的那一方水!
因为天天都要喝水、用水,我们对水其实是熟视无睹的。第一次对万寿宫水井里的水有特别的认知还是要追溯到六十年代初。那时母亲在自家屋前搭灶摆摊做醪糟汤丸生意。一般来说生意只在当场天才做。我模糊的记忆中,63年夏天一个冷场天,有个说话带腔的外地人来到我家门口,说要喝凉水醪糟。正好母亲刚刚从万寿宫水井挑了一担凉水回来,便用凉水给客人冲了一碗。三口两口,客人就喝完了,说很过瘾,还要一碗,于是母亲又给客人冲了一碗。这一次,凉水醪糟的温度似乎终于将客人的暑热压了下去,这才开始说话:“借(这)个水呀还真娘(凉),差不多赶上冰箱呢。”
IMG_20170517_163556.jpg
当时有好几个街坊在我家堂屋乘凉,客人说啥大家都没听明白。那年月没人听说过冰箱,自然也没见过那玩意儿,就连电影里奢华的大地主庄园、国民党大官儿们的豪宅里也没出现过。待客人付了6分钱的醪糟钱离开后,有人好奇地问在场的几个街坊,刚才客人说的啥。大家面面相觑均不得要领。一番琢磨之后,终于有灵光的人根据当时的情景在“冰香”“饼香”和“冰浆”中得出客人应该说的是“冰浆”的结论,——那意思就是说这水啊,这醪糟就像冰浆一样透心凉。
像不像冰浆一样透心凉没人知道,再说也没人见过“冰浆”是个什么样子。可自打这口水井从清朝道光年间建成以来,凡喝过井水的人,都觉得井水不仅冰冰凉而且特别好喝。六十年代初县防疫站工作人员对万寿宫水井的水做过化验,其中几项主要矿物质指标完全合格,水温也常年保持在18到22摄氏度之间,结论是:适宜直接饮用。
在我两三岁的时候,万寿宫就拆除了,记忆中并没有什么印象。水井左边是檑坊,右前面是粮站新修的粮库和晒场,背后是一大片坟地,里面埋着街上去世的先人。坟地靠右稍远一侧的大路后边有三个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塔,石塔后面是八台山。据老辈人说,石塔是八台山观音庙里最早的三位比丘尼的灵塔。
于是,在神潭溪街上,万寿宫水井的水能生生不息,能滋养神潭溪几代人便有了神灵保佑的依据。因为水井不仅受到八台山观音菩萨、万寿宫刘皇叔刘备的庇佑,更受到灵塔和神潭溪乡亲那些驾鹤西去的祖先们悉心守护。
那些年,神潭溪的冬季很冷,河对岸的苗家山常常被白雪覆盖,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下雪天气温下降,当人们穿上棉衣的时候,万寿宫水井中就会常常冒出团团白雾,好像井水正在被一股神力加热而不断往外冒热蒸气一样,喝上一口还真的觉得水是热的。每到夏天,火辣辣的烈日烤得地面冒烟的时候,水井里却又有一股凉气喷薄而出,人走到离井口还有丈把远的地方,立马就感到一股冷气渗透骨髓。对于这些现象,街上老人们很是虔诚的认为,水井里冬天那团氤氲的白雾和夏天那阵阵凉气都是祖先神灵的幻化,他们正是以这种方式无时无刻不在为一街百姓看护着这处养人的水井。
其实,防疫站的检测报告已经说得很明白。常年保持在18至22度水温的井水,冬天当井外温度降到2、3度甚至零下几度时,井水却还是保持在至少18度。如此大的温差,水面自然就会升起白雾,喝一口也就会感到水温高了。而夏天井外温度已经升高到37、8度,可井水还是保持在最高22度,从水井中喷出的凉气也正是这温差的使然。可尽管如此,神潭溪的居民还是宁愿相信先辈们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在庇佑着他们的儿孙。
小时候,我们一帮小孩子喜欢跑到水井后面的坟地里藏猫儿、玩“打仗”游戏,围着几个石塔和长满杂草的坟碑装神弄鬼以吓唬别人。玩得累了渴了,就跑到水井去喝水。水井深约丈五,用四尺见方的青石板镶嵌而成,底部铺有一层鸡蛋大小的峨卵石,井口覆盖石板形成一个比水井稍小的四方形井口。为了不至井水灌满水井后漫过井盖弄湿挑水人的鞋子,在水井盖板石前方低于井口半尺处修了一道排水槽。井水漫过排水槽后,就从那里凿开的一个圆孔溢出,然后流到阳沟里。我们小孩子就是跑到排水槽那里,两脚踩在阳沟底部,双手放在石条水槽上,将嘴巴直接对着水槽“咕嘟咕嘟”一阵狂喝。清凉的井水入口,那份爽快那份甘甜那份清冽那份透心的凉,堪比世上任何琼浆玉液。喝到畅快处,井水沁入心脾,不仅纯化我们天真的心性,更是荡涤我们尚未开化的愚钝。
六十年代末期,随着高桥小学住校生的增多,用水量也越来越大。有一天,水井第一次罕见出现了用水桶不能在水井中打满水桶的情况。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便接踵而至,此后几乎天天都有人挑着水桶在水井旁排队等水。后来,居然有性急的人下到井底用水瓜瓢向水桶舀水。从此,人头就不断地在水井里晃动。有人穿鞋进入井水中,有人甚至赤脚踏入水井。穿鞋入井的人,为了不至将鞋子打湿,便有人将几块大石头放到井底充当垫脚石。终于有一天,有人在水井底部的垫脚石上发现了粪便。之后好几天,一街人纷纷到河里跳水,水井又开始装满井水。看着一井黑黝黝的凉水,神潭溪乡亲这才深深的感到,这口看似普通的水井于那一方人是何等重要。
河水虽多,但相比井水,口味实在太差,加之从河里挑水既费时间更耗体力,于是便有不怕脏的人再次前往万寿宫水井挑水。街坊见状便纷纷效仿,很快,水井又开始天天见底了。
时间到了七十年代初,由于大面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等原因,万寿宫水井的出水量每况愈下,到后来几乎整个白天都井底裸露。为了解决吃水问题,街道和公社在巴中街下街里周家大路旁修了一口水井,街上人称之为“周家水井”。周家水井是一座用石板在水沟旁地面上镶嵌而成的长方形大水缸,因为常年流水不断且水量大,完全能够满足一街人日常用水。可相比万寿宫的井水,这处井水不仅水温高口感差,而且烧开水容易结水垢,常喝让人感觉“涝荒”特别想吃肥肉。后来听说这是因为水中矿物质超标造成的,即所谓“硬水”。于是人们宁愿待到半夜也要去万寿宫水井挑水。为了节约从万寿宫挑回去的井水,好多人家除了做饭烧开水用万寿宫的井水,洗脸洗衣煮猪食都用河水或周家井水。后来,公社和街道又先后对万寿宫水井进行过几次深挖翻淘,但终因入水量太小而没有什么大的改善。
七十年代初,母亲在高桥粮站做饭,我便有机会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回挑水的艰难。那时粮站有员工十一人,做饭烧开水洗脸洗衣甚至夏天洗澡都要用水。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日常用水,母亲和我每天必须去万寿宫挑至少十二担水。
记忆中,母亲见不得我闲着,七八岁就要固定做家务了。除了上学做家庭作业外,还必须做些诸如背力扯猪草捡柴挑水等活儿。至今,我还记得八岁时第一次和妈去三星寨捡柴,那一次我妈给我捡的柴称了重量,23斤;快九岁时,我和妈与其他人第一次去两河口背力,背了27斤盐,挣了1角6分钱,为了鼓励,妈给我买了一个肉包子;等等。所以,小时候,特别羡慕跃年娃儿和爱娃子,因为他们两个基本不干家务,吃完饭把饭碗往桌子上一推,不是跑到学校去打乒乓球就是去大操场打篮球。
挑水是个力气活,只要不上学,母亲就要我去挑水。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每天还是要去水井挑四五担水。小时候个子长得矮,力气有限,每次挑水虽然只能挑大半桶,但一个来回下来,还是累得上气接不上下气。
挑水虽累,多歇几次尚且可恢复体力;可到了夏天,挑水的人多,等候的时间太长却让人抓狂。每天母亲煮三顿饭耗时不过两三个小时,可母亲和我挑水却会耗费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
为了不至于在挑水上花费太多时间,母亲常常在夜里要我也挑着水桶和她一起去万寿宫挑水。一来可以节约时间,二来可以在水井见底时将我放到井里舀水。夜里挑水虽然不会耗费太长时间,可还是小孩子的我,特别犯困。有时甚至在井底舀着舀着水就开始打瞌睡了。每当母亲大声将我喊醒时,心里不仅埋怨母亲的严苛而且更是痛恨粮站那个用我们挑的井水洗澡的人。用我们挑的井水洗澡啊,那个牛高马大的家伙,你说可恶不可恶!每次打完球别人都是去河里洗澡洗衣服,可那人却穿个内裤站在粮站厨房前的天井里用我和我妈挑的井水冲洗全身,然后又用井水洗衣服。每次五六盆,甚至七八盆井水。我心里那个恨哦,恨得肚子疼。
后来,当自己独立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还能够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那肯定与母亲在我童年和少年时对我严格的管束和言传身教有关。唉,只可惜,少年时我不懂母亲,而今懂得母亲了,可母亲却不在了。
粮站有名老员工叫刘天佑,和蔼可亲,我叫他刘叔。他见我们母子俩夏天挑水实在辛苦,便将粮站并不常用的一根细长透明的塑料管子借给母亲用来从水井里抽水。
第一次使用水管子抽水时,我们将接了五六个接头的长约300米的胶皮管子从井口一直铺设到粮站厨房的水缸里,而将井口那一段直接放入水井底部。在母亲看着水井中水管的时候,我跑到粮站晒场上的第一个水管接头处,将接头拔开然,用嘴使劲吮吸管子。因为井底水管和晒场上水管之间的高差不够,无论我怎么吮吸,就是吸不出水来。
小孩子肺活量小,每吸一口,管子只能从水井里吸上来不到两尺高。每到换气时,虽然我用手折叠水管以防止吸上来的水回流,可还是因为折叠不严密而前功尽弃。几次三番,直吸得眼冒金星昏头转向,也没能将水从水井中抽上来。
正在我心急火燎不知所措的时候,从川南森工局回家探亲的张科邦看见蹲在地上口衔水管气喘吁吁脸已涨成猪肝色的我,便走上前来询问。得知情况后,拉起我走到井口。看了看水井后,他叫我放一只装满水的水桶在井口,然后一边示意我一边将盘成多圈的水管放入其中。待水全部将水桶中的水管灌满后,再将水管从水桶中取出高举过头顶。看见水流走后,又将水管盘好放入水桶。如此这般三四次,估摸着水管中的水已经流得比较远了,他便将水管从水桶取出放入水井。为了验证水已经开始从井里抽出,我一路沿水管查看,直到厨房水缸。那一刻,看见一股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向水缸里流,心中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表。
很快,我和母亲就发现,用水管抽水虽然省力,却并不省时。因为白天挑水的人多,且水井中常常是水干见底,所以抽水基本只能在晚上。即便如此,放在井中的水管也时常会被挑夜水人的水桶带出井口而中断抽水,或者因为走夜路的人不小心将水管连接处拉开而导致水外泄。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人恶作剧故意将将水管从水井中拿出,或将水管接头拔掉。我就好几次看见有人将正在抽水的水管接头拔掉喝水,喝完之后并不将水管接回去而是随手往地上一甩。
基本上隔天就要去水井放水管抽水,而抽水的晚上就必定是我的梦靥。怕水管从井里被挑水人带上来中断抽水,怕过路人将水管子接头拉断水流不到水缸,怕抽水太久水缸灌满井水外流将厨房淹没。每一次刚刚睡着就被母亲叫醒要我陪她去查看,如此反复直到天亮或水缸灌满。那时候,我最最渴望的就是什么时候万寿宫水井里的水,哗哗长流始终井满。
后来,高桥小学为了解决学生用水难题,自己筹钱从小河沟安装了自来水管;再后来,街道也集资从小河沟安装了自来水管。虽然自来水送到了家家户户,人们不再为挑水而烦恼,可还是有人喜欢去万寿宫水井挑水泡茶做饭。
几十年过去了,神潭溪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以为那口古老的万寿宫水井早已弃之不用,没成想它却依然保存完好,一汪井水依然满满幽幽清冽甘甜。只是新修的民房已经将水井团团围住,在穿过一条长长窄窄而且昏暗的甬道后,方能看见被石墙水泥楼层层包围的水井。
而今,井水依依然汩汩,挑水人却早已不在。少了水桶的碰撞,水井也就显得寂寥孤伶。唉,曾经养育过几代人神潭溪人的水井哦,看来也终将逃不过被人遗忘的命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1-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发表于 2018-11-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潭溪已经成为过去,年少时家里养母猪,有时候听说高桥的猪儿贵,便不计人力成本的起早贪黑背着胀的屁滚尿流的仔猪,超负荷的背着狂躁不安的猪爬模到高桥切卖,指望卖个好价钱....记得其中一次早早的把猪背到猪市场(依稀记得是街头的一段河坝),一听价格,还不如家住燕山的我们,离当时有小猪交易市场的赤溪场贵,当时母亲分析,高桥的猪一般比周边市场都稍微贵点,还有猪儿价格的高低主要掌握在猪贩子的手中,你得认,估摸别的市场比当时还低......可是我固执的父亲在等了几个小时后(猪的屎尿已窝得差不多了)掂量着如果再把饿肚子猪卖了的话更不划算,他便马起个脸背起自己来的时候背的几个猪自顾自的往回走,我们也只有顶着烈日把猪背了回去,原计划猪儿卖完了喝一碗凉水醪糟儿,再买一些家里的生活必用品回去都随着交易的失败而泡汤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823843020 发表于 2018-11-5 16:48
神潭溪已经成为过去,年少时家里养母猪,有时候听说高桥的猪儿贵,便不计人力成本的起早贪黑背着胀的屁滚尿 ...

你的回忆很能反应那个时代的特色。看看能不能再写一篇有关南江街猪市坝的回忆。

发表于 2018-11-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韦平 发表于 2018-11-5 17:19
你的回忆很能反应那个时代的特色。看看能不能再写一篇有关南江街猪市坝的回忆。

是你的一些怀旧经典勾起了我的回忆而已
发表于 2018-11-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字 特别的多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2:5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最能表达复杂的情感。之前谈恋爱喜欢写信,好多见面不说或者不好意思说的话都写在纸上。现在看来有些酸,但当时却热血沸腾啊。

发表于 2018-11-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6 15: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劳的母亲!吃苦耐劳的“我”!反应出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文章细腻生动,好文!祝愿楼主幸福平安!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沐歌 发表于 2018-11-6 15:32
勤劳的母亲!吃苦耐劳的“我”!反应出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文章细腻生动,好文!祝愿楼主幸福平安!{:11_4 ...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8-11-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

发表于 2018-11-2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07: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4-3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19-4-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甘甜的井水,冲淡了那艰苦的岁月。勤劳善良而又苦难的挑水母亲,是那个时代众多母亲的真实写照。

“少年时我不懂母亲,而今懂得母亲了,可母亲却不在了“,勾起对母亲深深地思念!

发表于 2019-4-2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发出内心的感慨

发表于 2019-4-3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6-4 07: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6-1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