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83|评论: 6

[转帖] 最不容易被 AI人 取代的 10 大职业出炉 ! 你准备跳槽了么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AI 产品已经从象牙塔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AI 技术正在渗透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作。一旦 AI 突破了可以扳倒人类社会规则约束的临界点,那么,将没有什么来阻止人工智能决定人类的未来。但 AI 是否真会如科幻片描写的那样,成为人类的“ 终结者 ” ?

20170731162656_249.jpg

   在我看来,警告、悲观、恐慌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杞人忧天。 撕掉标签,人工智能,既不是“ 人 ”,也没有那么“ 智 ”。它只能成为人类的工具,不可能取代人类的所有工作。


  对职场人而言,来自 AI人 的压力是巨大的,但前景并不完全是黯淡的。AI 将会取代目前由人类员工从事的许多工作,在某些行业,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但有些工作是 AI 在可预见的未来所无法取代的。

2018-09-1995.jpg

       以下是我整理的 AI 最难取代的10种工作,如果你恰好在从事这些工作,那么恭喜你,在 AI 面前你可以“ 高枕无忧 ”了。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社工和婚姻咨询师这些职业都需要极强的沟通技巧、共情能力以及获取客户信任的能力。这些恰好是 AI 的弱项。此外,随着时代变迁以及 AI 取代人类工作,人们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很可能会增加。


治疗师( 职业治疗、物理治疗、按摩 )

       灵巧度是 AI 面临的挑战之一。在物理治疗中( 或者脊椎矫正、按摩治疗 ),治疗师施加的压力是很微妙的,同时还要留意病人身体的细微变化。此外,AI 在这类工作中面临的挑战还包含个性化护理、对客户造成伤害后的处理以及面对面互动。人类的互动包括:提供持续的护理和专业建议、进行轻松的交谈、给予鼓励和共情。这些都使得 AI 在短期内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医疗护理人员( 护士、养老护理 )

       由于收入的增加、福利的健全、AI 推动的护理成本降低以及人口老龄化( 从而产生更多的护理需求 ),医疗保健领域预计将有长足增长。这些因素将促进人机共存医疗保健环境的形成。在这种环境下,AI 将接手医疗行业内的分析性工作,而医疗护理工作将更多地转向关怀、陪伴、支持和鼓励方面。


AI 研究员和工程师

        AI 的发展势必会带来 AI 岗位的猛增。据高德纳咨询公司估计,未来几年内,AI 创造的工作会超过被其取代的工作数量。不过,要记住的是,随着 AI 工具的精进,AI 行业内的一些入门级工作也会随之自动化。AI 从业者需要紧跟这些变化,就像软件工程师们以前不得不学习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面向对象编程、移动编程,现在不得不学习 AI 编程一样。


小说作家

       讲故事是创造力的最高体现形式之一,也是 AI 的弱项所在。作家们要想象、创造并耗费心力写出具有风格和美感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伟大的虚构类作品,需要具备独到的见解、有趣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及诗意的语言。所有这些都是很难被复制的。


  AI 虽能编写社交媒体信息、建议类文章,甚至对写作风格进行模仿,但是在可见的未来,最好的书籍、电影和舞台剧本依然将由人类操刀。在 AI 时代,财富和闲暇时间都将大大增加,娱乐因此会成为热点领域。


老师

       AI 将成为老师们和教育行业的左膀右臂。它会基于每位学生的能力、学习进展、习惯和性格而制定出专属课程。届时,教育者们将更多地帮助每位学生发掘自己的理想,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并以良师益友的身份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互动、获取他人的信任。这些工作只能交给老师来做,对学生 / 老师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 5:1甚至更低 )。因此,人文关怀型教师的岗位将大大增加。


  实际上,家长也许是最好的人文关怀型教师。如果未来的政府足够明智,就会补偿在家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如果你是老师或有心成为一名老师,就应该多多学习如何与学生建立关系,进行一对一的培养,而非学习怎么在五十名学生面前授课。


刑事辩护律师

       顶尖律师们大可不必担心会丢了饭碗。从跨领域推理,到获得客户的信任,再到常年和法官们打交道、说服陪审团,他们的工作完美地结合了复杂性、策略性以及人际互动,这些都是 AI 力所不能及的。


  不过,在文件审查、分析和推介等准备工作方面,AI 的表现将远超人类。此外,律师助理负责的很多工作会逐渐被 AI 取代,其中包括证据开示、订立合同、处理小型索赔和停车案件等。由于法律成本较高,AI 律师助理和 AI 初级律师的工作会受到部分取代,但顶尖律师却丝毫不必担心饭碗不保。


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

       麦肯锡报告显示,到2030年,高薪工程类工作( 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IT管理员、IT工作者、技术咨询等 )将激增2000万个,全球总数将高达5000万个。不过,这类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涉足尚未被科技自动化的领域。


科学家

       科学家是将人类创造力发挥到极致的行业。AI 只能基于人类设定的目标,对科学活动进行优化。不过,AI 虽不可能取代科学家,却可以为科学家所用。例如,在药品研发中,AI 可用于预测和测试现存抗病药物的潜在用途,或筛选出有治疗潜力的新药,供科学家参考。AI 将使人类科学家如虎添翼。


管理者( 真正的领导者 )

       好的管理者往往具备极佳的人际互动技巧。他们擅长激励、协调,有说服力,能代表公司与员工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更重要的是,最好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他们为公司打造强大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并通过一言一行让员工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


  虽然 AI 可用于绩效管理,但管理者会继续由人类担任。如果管理者一副官僚做派,只会发号施令,从不亲力亲为,就会被他人取而代之。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媒称,曾有分析说,男性职业比女性职业更容易被自动化技术取代,因为女性较少从事那些低收入的体力劳动以及较少用人际沟通和创造技能的工作。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能替人类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可能会消除某些职业的性别差异。

    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本尤甚。BBC 商务记者 贝尔顿( Padraig Belton)观察了日本建筑行业劳动力减少和老龄化问题,说那里的建筑工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取代。他还由此预言说,人类未来的城市将由机器人建造。

    57岁的 板本( Shinichi Sakamoto )在日本最大的建筑公司清水建设株式会社工作。他属于头发变白,人数减少的工人大军中的一员。

    板本 是清水建设株式会社生产技术部门的副主任,他说:“ 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 日本建筑 )工人年龄超过54岁,而且他们正在考虑不久就退休。而且今后也不会有年轻的建筑工人接替他们。”他说,“ 30岁以下的劳动力数量刚超过10%。”

    9月板本的公司为他们招来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同事 —— 一个 AI人。

    目前他们在大阪高层建筑上使用 AI人 搬运工,它的工作主要在夜间从地上把沉重的石膏板搬运到需要的地方。板本说:“ 你能想象吗,建筑工人来到工地的时候,所有材料都已经准备就绪。AI人 搬运工甚至在夜间工作。”

    AI人 在一个领域会受益于速度超快的5G移动网络。良好数据连接让多个机器人能更容易彼此合作。许多小 AI人 能够组成“ 集群 ”分头做同一件工作的不同部分。一个例子就是新加坡南洋技术大学正研发的合作3D打印 AI人,它们各自都能按照电脑图示打印浇注水泥。一个 AI人 学会做法,“ 集群 ”里的所有 AI人 能够跟进模仿。

    清水建设株式会社还在开始使用其他种类的 AI人。焊接 AI人 焊接钢梁,而“ AI伙伴 ”( Robo-Buddy )负责安装螺栓和天花板。 AI人 搬运工能够看到并且绕开障碍,而 AI人 焊工用激光测量形状,精确把握被焊接物体的形状。

    板本说,“ 劳工短缺是个全国性问题 ”,在工地上的 AI人 肯定会越来越多。清水建设株式会社表示,日本的建筑工人数量到2025年会从2014年的340万减少到220万。

    而这不仅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会使用越来越多的 AI人。

    咨询公司 QY Research 表示,到2025年,全球的建筑 AI人 市场会增长一倍多,从2017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4.2亿美元。

    报道称,在美国,建筑工人也有老龄化问题。希洛克( Jeremy Searock )是匹兹堡的公司“ 高级建筑 AI人 ”的联合创始人。他说,美国建筑工人的平均年龄为43岁。而10多年前,美国建筑工人的平均年龄为30多岁。

    BBC 商务记者 贝尔顿 报道说,根据8月份的一个调查,美国80%的承包商表示他们很难找到熟练工人。希洛克说,趋势很明显,“年轻一代人不愿意进入建筑行业”。

    清水建设株式会社的发言人 今村英夫 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自2015年以后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投资200亿日元(约1.79亿美元)研发建筑 AI人。他们的 AI人 把对人力的依赖减少了70%-80%。伊利诺伊州大学和中西部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到2057年,在美国将近一半的建筑工作可能全部由 AI人 完成。

    板本 说,AI人 不知疲劳,而且能胜任工地上艰苦、危险的工作,能防止工伤和死亡事故。他说,适合 AI人 的工作由 AI人 来做,适合人的工作由人来做。

    5G网络通信能够更快速传递数据,AI人 就能在高空做很多工作。最后 AI人 会越来越便宜,越来越聪明。

    修建桥梁最艰巨的工作就是把钢筋绑在一起,即加强钢筋强度,增加水泥的抗拉强度。希洛克 说,那是很艰苦的工作,工人需要在桥上顶着烈日弯腰工作,用手一个个地捆绑钢筋。需要捆绑的钢筋交错点有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个。他说,在美国东北部做这种工作“ 存在明显的劳力短缺 ”,这种劳力短缺会有很强的季节性因素。

    因此在去年先进建筑 AI人 公司研发了一种 AI人,这种名为“ 捆绑 AI人 ”( TyBot )的 AI人 就是做这种捆绑工作。在宾夕法尼亚比弗( Beaver )县的“ 自由 ”路桥的工程中,这种 AI人 大显身手。这种 AI人 每捆绑一个交叉钢筋点需要5.5秒钟,AI人 共捆绑了24000个钢筋交叉点。希洛克说,现在第5个这样的 AI人 刚走下组装线。

    与此同时,东京国家先进工业科技研究所已经完成了一种原型 AI人 的制造,这种 AI人 名为 HRP-5P,可以用来安装石膏隔板。在纽约的公司“ 建筑 AI人 ”目前正在建造半自动的垒砖 AI人,或泥瓦匠 AI人。这种名字缩写成 SAM 的 AI人 在弗吉尼亚州的罗阿诺克的联邦大楼工地砌了25万块砖。制造商说,每小时砌380块砖,比一般人力泥瓦匠快6倍。

    英国雷丁大学的建筑管理和经济学教授 休斯( Will Hughes )说,在技术投资方面,全球建筑行业已经落后于其他许多行业,主要的原因是建筑都是零散的工作。这种零散的工作性质意味着很多小公司都在按照现状运作,他们的工作方法都源自维多利亚时期。

    休斯 教授说,建筑行业劳动力特别短缺意味着,哪个公司能捷足先登,在建筑工程中最先使用 AI人,就能取得显著的行业优势。

    报道称,所以过几年你开门看到一个“达雷克”( 英国科幻电视剧《 神秘博士 》有 AI人 外表的反派外星人 )来敲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它可能就是来为你盖屋顶阁楼的工人。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医疗器械公司直观医疗( Intuitve Surgical )旗下的明星产品“ 达芬奇手术 AI人 ”在进博会成了抢手货。


       6日,来自北京、贵州、河北、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的 21家 三级甲等医院与 直观医疗 达成了达芬奇手术 AI人 的采购意向,总金额超过了 6000万 美元。


       据 直观医疗 官方数据,每台“ 达芬奇 ”售价 60万至250万 美元 , 达芬奇手术 AI人 诞生于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战时远程手术的需求而被发明出来的,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领先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之一。在手术中,医生只需要坐在控制台前指挥,机械手臂就能代替人手完成手术任务。相对于传统手术,达芬奇机器人具有人手无法相比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可以缩小伤口、减轻疼痛,更可以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问题发生,使医生能将微创技术更广泛应用于复杂的外科手术。

timg.jpg

       北京医院副院长 许锋 在达成采购意向后表示:“ 达芬奇手术 AI人 体现了现代化的高精尖技术。借助机器,医生可以在传统手术触达不到的一些精准的、很细小、很狭窄的空间里做更精准的手术,达到了外科手术非常高水平的阶段。”


       中国内地已有70多台“ 达芬奇 ”在临床使用


       2014年,达芬奇手术 AI人 开始进入中国。截至目前,在中国内地已经有70多台达芬奇手术系统在临床使用,中国香港有10台在使用。


       资料显示,中国的达芬奇手术系统的平均单机利用率屡屡创造世界纪录。2017年度平均单机手术量为394台。中国内地年手术量超过250台的医院有45家,全世界单机手术量最高的前八家医院均在中国,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单机手术量位列世界前三位。


       据了解,2017年5月,直观医疗 与中国本土公司 复星医药 成立了合资企业直观复星,该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加速推动达芬奇手术 AI人 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双方还将在中国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或治疗的产品。


       复星国际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 陈启宇 表示:“ 复星是一家植根中国、全球发展的产业集团。我们希望能够带动、搜寻和嫁接更多的全球资源到中国市场来,为中国市场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为中国的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产品。”


       中国手术 AI人“ 四小龙 ”: 目标 PK 达芬奇


      《 健康时报 》报道,尽管美国达芬奇手术 AI人 处于世界手术 AI人 产业的领先地位,国产手术 AI人 也逐步崛起。目前中国不少团队正在进行相关领域的尝试,并涌现了一批像 Remebot、天智航、妙手机器人、金山科技 等优秀企业,被业内称为国产 AI人“ 四小龙 ”。这些产品技术上的不断更新,价格上占有很大优势,有望打破达芬奇在中国垄断的局面。


       神经外科手术 AI人 —— Remebot


       Remebot 是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神经外科代表性手术 AI人 之一,它是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第六代产品,目前已投入临床应用。


       “ 目前我们和神外领域顶尖的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301医院、协和医院等约10家医院展开了临床合作。”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Remebot 的历代产品已经做了两万多例手术。基于立体定向的思路,AI人 可以在术中辅助医生微创、精准、高效地完成神经外科多类手术。术中,计算机软件系统、机械臂和双目摄像头分别充当“ 脑 ”、“ 手 ”、“ 眼 ”,精准定位到医生术前规划的手术靶点,机械臂末端的操作平台可以有效提升手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据了解,Remebot 产品搭载不同的手术器械可进行活检、抽吸、毁损、移植、放疗等操作,适用于12类近百种神经外科疾病,涵盖脑出血、脑囊肿、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等。由于手术创口小,患者住院时间短了,从而变相节省了费用。


       骨科手术 AI人 —— 天智航


       中国骨科方面代表性的手术 AI人 天智航,是中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产品。


      “ 用骨科 AI人 开展手术,手术精度可达到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还能减少术中失血量和组织微创。” 天智航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已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301 医院投入临床应用,累计完成2000多例手术。


       据介绍,天智航公司当前开发的最新一代骨科 AI人 系统 —— “ 天玑 ” 外科手术 AI人 系统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折的骨科 AI人 系统。该系统在多模图像配准、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国产“ 达芬奇 ” —— 妙手


       中国腹腔微创“ 妙手 ”的应用真正意义上的打破了同类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并大大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据了解,“ 妙手 ”是类似于达芬奇的主从式腔镜手术 AI人,是一种全新型、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腔镜辅助手术机器人系统。系统的主要硬件、软件、材料和系统设计等均为中国自主研制。


       2014年,天津大学研制成功“ 妙手 AI人 系统 ”;现如今,已有“ 3岁龄 ”的“ 妙手  ”,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成功完成了胃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8例临床手术。


       根据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王树新的介绍,与国外进口手术 AI人 相较,“ 妙手 ”具小型化与集成化特点,系统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精巧,已突破了微创手术机械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了 AI人 成套技术难题,达世界先进水平。


       腹腔微创 AI人 —— 金山科技


       重庆金山科技自主研发的大型腹胸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今年2月通过了中国科技部863计划 AI人 专家组的技术验收。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应该是中国第一台胸腹腔微创手术 AI人,可完成胆囊切除、肾切除等人体手术。金山科技负责人透露,由于有政策优惠,中国国产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价格在进口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投用后可大幅降低相关手术费用。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1024199749.jpg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6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和中国在 人工智能 AI 开发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俄《 生意人报 》援引该份报告报道:“ 实际情况是,除人工智能技术 AI 的领导者美国和中国外,其他国家都是该领域竞赛中的局外人。虽然技术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或印度、韩国的 人工智能技术 AI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不在一个水平,但他们都注定在 人工智能 AI 领域将沦为领先国家美国和中国的‘ 殖民地 ’。”


       报告称:“ 人工智能 AI 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包括用于解决战略稳定性保障问题。”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防部着手研究:如何使 AI 具备“ 常识 ”?


       人工智能(AI)它在几分之一秒内识别物体,模仿人类的声音,推荐新的音乐,但大多数机器“ 智能 ”却缺乏对日常物体和行动的最基本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缺乏“ 常识 ”( common sense )。


       为此,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 )正在与总部位于西雅图的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 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合作,以试图找到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案。


       据科技网站 techcrunch 报道,DARPA 为此制定了一项名为“ 机器常识 ”( The Machine Common Sense )的项目计划,拟在如何让人工智能具备接近于人类的常识认知取得进展,尽管没有人认为这一难题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如果人工智能想要摆脱特定领域的限制,它就必须在这方面获得突破。


       DARPA 技术人员在一份新闻稿中解释道:“ 缺乏常识妨碍了智能系统理解其世界、与人自然地交流、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合理地行为以及从新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这种缺失也许是导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人工智能应用仍具有狭隘性的主因,也是将来我们想要创建更通用性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大障碍。”


       人工智能 AI 不仅缺乏常识,且这种机器常识也很难进行定义和测试。因为,常识可以是任何东西,从理解固体物体不能穿透,到人们通常口渴时去厨房找水等。尽管这些东西对于任何人类来说都是出生几个月后就显而易见的能力,但它们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概念和直观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 DARPA 的建议中包括建立一个“ 能从经验中学习并模拟由发展心理学定义的认知核心领域的计算模型 ”。

20181031183159842.jpg

       但如何测试这些东西呢? 几十年来,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且一个研究小组已提出了一个测试常识的初始方法,它应该可以作为通往更复杂常识的基础。


       长期在从事人工智能 AI 常识研究的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负责人 奥伦 · 艾齐厄尼( Oren Etzioni )指出,此次与 DARPA 的合作,是人类首次试图让机器常识变得可衡量,也是 DARPA 第一次将注意力和资金投入到这一未知领域。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5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 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中心( CSIS )就美中的人工智能( AI )发表演讲。

    他非常看好 AI 发展造福人类的前景。在谈及中美两国的AI创新时,他表示两国各有各的优势。

    美国的优势主要是技术的优势,核心技术、高校、科研等方面都具有最大的优势,有很好的创业体系,很好的投资公司和很好的创业者,也有很好的工程师。

    中国的优势主要在于数据更多,因为中国有更多的人,所以对 AI 相关技术使用频次更多,比如移动支付、外卖等 —— 这些都创造了数据也形成了有价值的 AI 应用。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移动支付总额已经超过了中国 GDP。李开复表示,中国还有一个优势是中国的创业者是非常结果导向的,非常拼命、努力、勤奋,创造各种机会让 AI 能够不断地快速迭代。而且现在看来中国的政策比美国的政策对 AI 发展更支持。他特别提到中国国务院发布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专门就 AI 技术发布一份规划,足以体现政府对 AI 创新发展的重视。

    李开复在演讲中介绍,人工智能发展从互联网 AI,到商务 AI,到感知 AI,再到自主 AI,已经经过了4个浪潮。 从发展趋势上,对顶尖专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少,向着“ 数据为王 ”的方向发展;这给中国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根据他的预测,5年 后中国的 AI 发展与美国的差距会更小,甚至在自主 AI 方面与美国平分秋色,在感知 AI 方面超过美国。AI 将造福人类,取代许多非复杂、非创造性的职业,会给人类带来巨额财富。当然,在隐私、安全、数据偏好、财富不均等方面也会带来很多挑战。李开复 说,人工智能正如其他高技术一样,用得好会造福人类,用得不好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为人工智能设定边界,比如数据不能随意买卖等;百度参加了美国人工智能组织“ 人工智能伙伴关系 ”( Partnership on AI ),成为这一组织的首个中国会员;这些都是在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管理。

    其实,现在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哪些是大问题,哪些不那么重要,怎么去管理等等,都还不是很清晰。李开复 表示,他本人也会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 AI 顾问委员会,参与这些议题的讨论。

    总之关于人工智能未知的东西还很多。就像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人们也担心会有不好的效应;社交媒体出现人们曾经以为非常好,但后来社交媒体也带来不少坏处。这些新技术的好处和坏处往往是并存的。李开复 强调,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阻止的,只能把这些不好的地方用政策也好、技术也好、良心也好,把这些坏处给限制住。

    关于中美两国关系现在正处于低谷、美国对中国投资 AI 领域出台了很多限制;李开复表示,这对他自己的创新工场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对美投资只占总投资的 5%。但是,美中贸易冲突造成的后果对某些企业可能会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