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颜值不断刷新 美丽郫都更加宜居
改革开放40年 郫都城市公园变迁与发展侧记
从以前的石牛公园、老百姓花园 到现在的创智公园 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 如今郫都的公园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从单一到多样 见证了郫都的变迁与发展 承载了一代代市民的美好回忆
“公园照”年代 追忆那段逝去的似水流年
练太极,排歌舞,公园长廊内,文艺爱好者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这里是郫都最古老的城市公园,是最热闹的健身广场,是最生态化的休闲空间。 歌唱爱好者何阿姨告诉郫妹儿,90年代自己从甘孜州退休定居郫都前,她们相互都不认识,是在公园练歌时,大家因热爱唱歌而走到一起。 石牛公园作为郫都“老资历”的公园,郫都人与它有浓得化不开的情结,有说不完的故事。 80后市民张女士回忆说,她小时候去公园就做两件事:一是照相,二是玩滑滑梯。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以前公园里摆卖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小商品,很热闹。如今,自己已是一名母亲,平日里爱带着孩子来逛公园。 “历经多次提质改造的石牛公园,占地36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2.14万平方米,公园于1988年4月动工修建,1990年4月建成开放。”石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内绿地以生态绿化为主,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保护性培育后,目前公园已树荫参天;有品种近五十个,高大乔木近千株。当前,公园正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迎接着广大市民的到来。
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公园绿地成为居民后花园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颜值担当。40年前,对处在温饱阶段的郫都市民来说,公园是奢侈的去处。当下,已成为郫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蹒跚学步、女子娇俏留影、老人迎风歌唱……在创智公园总能见到这些温馨的生活场景。市民刘女士踩着单车转悠,说起家门口新建的公园,她直夸“环境好,空气好,每天到这里转转,锻炼身体之余还可以美化心情呢”。 除了家门口新建的公园,近几年来杜鹃公园、创生公园、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磨底河带状公园等都陆续开放,郫都由原来单一的小游园变成了现在集游乐、休闲、观赏、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城市,备受市民青睐。 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打造的最美生态水花园——清水河生态艺术公园,11月1日,2018FISE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在此精彩开幕,每天吸引上万人前去驻足围观。这项国际赛事在郫都区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了提升郫都区城市影响力,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从外地来到菁蓉镇创业的黄先生表示,清水河公园建好后他早晚都会过来散步,他说:“平时工作都很忙,没有机会去远处走走,这里可以赏花看水,令人放松陶醉。” “打竹板走向前,郫县故事摆不完……”家住和平街的刘世忠老人是一名快板文艺爱好者,这是他自编的一段快板,“改革开放变化大,以前饭都吃不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老年人娱乐生活比年轻人还多姿多彩呢!”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入佳境
近年来,郫都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准确把握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正确引领郫都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郫都城市新价值。 作为公园建设的参与者,区园林绿化办相关负责人告诉郫妹儿,公园的变迁不仅体现在环境的变化,公园的建设、管理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具体体现在我区将重点加快道路景观改造、城镇公园绿地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菁蓉湖、望丛祠、鹃城遗址等5个公园建设。到2021年,全区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20个,建成生态湿地10个;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实现“推窗见田、开门见绿”。 更多生态优美的城市公园、绿道织就的生态“绿网”、展现城市文明气韵的景观、创新引领的绿色产业体系……郫都正着力探索建设具有郫都特色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路径,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郫都示范。
来源:郫都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