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建设群众满意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侧记
截至10月25日,我区城镇新增就业5185人、发放创业补贴170万元、五项社会保险参保合计达到93万人次。近日,记者从区人社局获悉,前三季度,区人社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亮出了一份合格的民生成绩单。
区人社局局长桂学文表示,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坚持“政治引领、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着力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增收水平稳步提高,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稳就业促创业
城镇新增就业5185人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战旗村乡村十八坊里游客络绎不绝。每到饭点,村子里“黄姐家常菜”座无虚席,店主黄雪兰夫妇忙里忙外乐此不彼。“多亏了技能人才培训班,提高了我们的烹饪水平,才能吸引客人。”黄雪兰告诉记者,自家餐馆生意越来越好,每月收入上万元。
原来,今年4月黄学兰报名参加了由区人社局举办的中式烹饪短期培训班,在授课老师的肯定和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将自家原本简陋的小面馆拓展为餐饮小店。今年5月底,黄学兰的丈夫参加了为期15天的“个人直补”中式烹调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烹饪水平。如今,“黄姐家常菜”在战旗村小有名气。
“像黄学兰一样,通过乡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实现成功创业的共有38人。”区就业局局长代红梅介绍,今年,郫都区重点以全面提升乡村劳动者技能素质为导向,深入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结出“意识引导、特色教学、总结评优”的培训内容和“‘三部曲’+重点帮、典型引导”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就业技能培训45期,共计培训2411人。此外,促进451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发放创业补贴170万元。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3151人,其中企业招聘2700名大学生,创业451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国庆后,杜鹃公园内以往周二、周四的招聘会,如今每天一场,周一至周五分别为就业援助、电子信息产业、三产服务、食品饮料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一方面是细化分类招聘,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地围绕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重点产业(企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进校园招才引智,为产业功能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截至10月底,组织各类招聘会96场,收集1959家用工单位提供的求职岗位49268个,达成意向性就业13063人次。
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2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0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民参保惠及群众
全区合计达93万人次
拿到少儿互助金报销后,租住在郫筒街道蜀都新邨社区的周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丈夫在附近企业就职,自己在家照顾两岁的儿子。丈夫的工资除了维持一家的日常开销,还得寄一部分回老家。“还好办理了居住证,可以为孩子买少儿互助金,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周艳说。
翻开郫都社会保障持续改善这本“大相册”,外地户口办理儿童医疗保险仅仅是其中的一页。郫都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9万人。民政、残联、计生特殊人员共有176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德阳、绵阳、资阳、乐山、眉山、遂宁、雅安7个地区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医疗报销范围的费用可报销。
“你们讲的好!我问的问题都让我懂了,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活动,我还要来参加。”近日,在古城街道花牌村,当区人社局“我是社保一面旗”政策宣讲坝坝会结束后,一名现场提问的群众主动找到政策宣讲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如何扩大宣传,增加社保政策覆盖面?在利用互联网、招聘会、创新创业平台宣传政策,发放资料解答群众疑问的基础上,今年8月,区人社局发起了“我是社保一面旗”主题政策宣讲活动。由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宣传队伍,深入各街道、社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朴实的语言,去除群众疑惑,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经过两个月的扎实开展,活动已深入全区10个乡镇,50多个社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区社保局副局长叶杰华说,下一步,“我是社保一面旗”活动将持续开展,哪里需要到哪里,及时解决群众的社保问题,实现社保政策覆盖无死角。截至9月底,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2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万人。
来源:郫都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