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51|评论: 9

[转帖] 西凤年份酒被曝塑化剂超标近3成 毒性是三聚氰胺20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偏居陕西宝鸡凤翔县的西凤酒又陷入一场风波。

  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11月6日在其官网上披露一份检测报告: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下称:西凤年份酒)的两项塑化相关化学添加剂的含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对此,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西凤酒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对方回复。

  塑化剂超标近三成

  上述报告显示,西凤年份酒的邻苯二甲酸异丁酯(DIBP,俗称“增塑剂”)检测结果为1.44mg/kg,报告为限值0.5mg/k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俗称“塑化剂”)检测结果为1.02mg/kg,对应限值为0.3mg/kg。两项塑化相关化学添加剂的含量均接近限定标准的三倍。

  据了解,此次检测结果是对三瓶60%vol、500ml/瓶的西凤年份酒检测得出。对此,西凤股份发布公告称,该批次年份酒是在2012年5月定制生产。在2013年的白酒检测中,不含DBP指标检验项目,因此完全符合彼时(GB/T19508-2007)的安全标准。但是目前仍有部分该批次产品在市场流通,出于负责态度,在报请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示后,启动召回。

  西凤酒具体召回方案为,经销商或消费者持有召回产品,以55度西凤酒1915年产品置换,或按照出厂价进行回购。

  据了解,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

  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IPO之路举步维艰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出现塑化剂会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将严重影响酒企全国化运营以及IPO计划。

  上述分析师提到的IPO计划始于2016年4月1日,西凤酒的招股书第一次出现在证监会网站上,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2017年5月26日西凤酒更新报送招股说明书,上市似乎指日可待。可后来在证监会网站上,西凤酒招股书已被撤回。

  西凤酒成立于1999年,曾与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酒。而现如今,这三家酒业制造商的业绩和规模早已超越西凤酒股份甚远。

  尽管被列入所谓全国四大名酒,但西凤酒的主要市场集中在陕西省,主营业务收入的70%都在陕西市场实现。酒业市场销售区域过度集中对于未来该品牌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数据显示,西凤酒2015年-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03亿元、28.67亿元、31.70亿元,扣除非经营性净利润为1.74亿元、2.81亿元、3.55亿元。

  报告期内,西凤酒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稳步上升,但其过渡依赖经销商销售,2015年至2017年,经销销售模式销售金额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60%、99.49%和99.43%。

  严重依赖外购基酒

  西凤酒的上市之路非常坎坷,其对基酒外采的长期依赖就是其中一个“绊脚石”。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西凤酒外购基酒数量分别为21238.24吨,18179.56吨和19439.12吨,外购基酒占比分别为68.03%,67.36%和70.31%。

  业内人士表示,西凤酒的外购基酒占比颇大,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旦基酒品质出现问题或价格出现波动,都会形成毁灭性打击。

  朱丹蓬表示,严重依赖外购买基酒对于酒企自身的品牌影响以及对凤香的影响很大,凤香是自成一派的,对外购买基酒是对凤香特有的酒体和酒种的一种讽刺。

  除了外购基酒,西凤酒还委托生产成品酒。据了解,西凤酒的成品酒采取自主生产与合作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成都龙宇酒业有限公司、哈尔滨老白酒厂作为合作厂商。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西凤酒合作生产产品分别占总销量的31.83%、37.21%和36.44%。

  业内人士表示,外购基酒和委托生产,常是在企业销量太好产能足时的选择。然而,西凤酒的产能利用一直不高。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西凤酒基酒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18%、73.42%和68.39%,成品酒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3.12%、56.56%和66.6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1-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购基酒”白话文就是“从外面购进勾兑白酒的食用酒精”,那么茅台酒厂等四大名酒其他厂家敢不敢声明自己没有“严重依赖外购基酒”?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11-1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凤酒,算了吧,已经没落了,连基酒都是从四川一车一车拉来的,自己还有啥?只有一点原浆,和没落的牌子

发表于 2018-11-1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少量基酒加新酒和食用酒精调配的,要做出年份酒的挂杯效果,只有借助塑化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18-11-10 08:27
  西凤酒,算了吧,已经没落了,连基酒都是从四川一车一车拉来的,自己还有啥?只有一点原浆,和没落的牌 ...

发表于 2018-11-1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1,现在的检测技术提高了,或者说检测项目增加了,导致时隔多年任然抽停产而市面任流通的产品。2,又或者说,以前基于某种原因,本来是免检产品,现在关系复杂化了,被指定为必抽品牌。其实这些都不是消费者担心的。为什么会用到塑化剂?人体摄入多少量才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售卖了多少?如真的是产品自身问题对企业怎样的惩罚?对消费者又怎样赔偿?

发表于 2018-11-1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喝酒不会死,可以不喝,作酒的不作酒会死,不能不作。去年茅台风光无限,西凤今年望洋兴叹。有毒一败涂地,无望东山再起。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