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31|评论: 1

[群众呼声] 古邛崃人的三大发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1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邛崃人的三大发明
                                                                                        凡丁
       以下是笔者认为的古邛崃人之三大发明。建议邛崃市政府在通过市科协、文物局、文教局、规划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充分论证、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列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内容之一,大力弘扬邛崃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文化!

       一、利用天然气和石油技术
       关于利用天然气技术
       查1993邛崃县志及相关史料内容:
       中国陕西鸿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发现天然气自燃现象,但被认为是神灵显示而未加利用。有记载可查最先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是今之四川邛崃的南宝山镇油榨场,此处即隋末[隋炀帝大业12年(616)]建制的火井县,治所初在今南宝山镇油榨场,后分别迁今火井镇和平乐镇。袁天罡为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的首任县令。
       而盐工们利用天然气煮盐确凿的时间在三国时期,最早见于西晋张华所撰《博物志》卷二:“临邛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旺),盆盖井上,煮水得盐。入以家火即灭,讫(迄)今不复燃也。

       但是晋人刘逵《蜀都赋注》却说:“蜀都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焰出通天,光耀十里。”
       东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卷三亦载:“(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一燥一水。(“燥”即天然气,“水”即盐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
       以上刘逵《蜀都赋注》和常璩《华阳国志》的记载,两说明两晋时期的邛崃人,仍在利用火井煮盐。

       关于西晋张华撰《博物志》中:“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热(旺),盆盖井上,煮水得盐。入以家火即灭,讫(迄)今不复燃也。”的记载,可理解为:盐工不需要井火继续燃烧的时候,便以家火—竹木制成的火把置于井口,以阻隔空气输入,使火井停止燃烧;若需要用火时,仍然用竹木制成的火把“投以取火”。正是古人掌握的诀窍,即使用天然气技术。
       至于“讫(迄)今不复燃也。”应是张华到此考查时,正遇战争或其它原因当时停止了生产,故说“讫(迄)今不复燃也。”

       又根据南朝人刘敬叔《异苑》载:“临邛有火井,汉室至隆,则赫炽;桓(东汉桓帝刘志)灵(东汉灵帝刘农)之际,火势渐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甚。至(后主)景曜元(六)年,人以烛投即灭,是年(263)蜀并于魏”的记载,可将古邛崃人利用天然气的时间上推至东汉(25-220)时期。而英国使用天然气是1668年,美国使用天然气是1821年。
      (笔者按:“至(后主)景曜元(六)年,人以烛投即灭,是年(263)蜀并于魏”的记载,正好说明:“人以烛投即灭,”是因为战乱原因,国家太平时,盐工们又利用火井煮盐,其利用火井煮盐,下限至迟到唐代。
       以上记载,清楚地说明临邛古代发现天然气并用以煮盐的情况。

       关于古火井遗址
       根据《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火井县”条载:“火井在故城八里。”故城,即今油榨场。
       近年来,经文物工作者实地考查,火井遗址位于县城西25公里的油榨乡北面。在油榨天纲祠附近,多处发现石制管道,每节长0.43米,厚0.11米,上宽下窄,两头凿空如水槽,槽宽0.1米,深0.06米。下面安置石板,石槽覆盖其上,相互连接成输送天然气管道,当地人称之为“火槽子”。
       专家根据地貌、碑文记载、口碑介绍、实地测量和对管道的研究分析,确认“火槽子是古时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盐井(黄盐溪)四周300平方米的范围为古代盐场”,“距封家宅25米之河边为火井遗址”。火井遗址就分布在这一带。
       清嘉庆《邛州志》卷四<山川>说:“黄盐溪,州治西65里,旧多盐井,引火井火煮之,其盐色黄,故名。”今黄盐溪南岸有天纲祠。《旧唐书.方伎传》及《蜀中广记》载,袁天纲为火井县令。
       现存天纲祠为清代重建,祠内有石碑,高1.2米、宽0.6米,厚0.15米。碑文为:‘住持僧智越述:自唐时古火井处。大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末立。’
      (注:此段见1993版《邛崃县志》730页)

       关于利用石油技术
       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载:“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水中自有焰耳,盖似今人秉烛。”
       是说宋代时“火井”这个地方,就有人把岩石裂隙中出溢出的石油装进竹筒,点燃后用于夜晚照路了,其情形大概像拿燃着的蜡烛一样。
       因石油为液体,被古人视之如“水”。此之“水说”,譬如汉代人称天然气井为“火井”一样。近代人才有天然气和石油的说法,开采后分别称为:天然气井、油井、或油气井。而《太平寰宇记》所载:“火井有水”,应作为“火井这个地方宋代时即有油井”来理解。

       1993版《邛崃县志》乡镇概况“油榨乡”条记述,民国《邛崃县志》载:油榨沱“濒河,唐时火井县旧治,曾名清和场。”据乡人云,油榨沱山岩下的河水深处,有一石形如油榨,常年淹没水中,晴时清晰可见,夏天气温高时,时冒水泡,状若油花,油榨沱之名,由此而来。(见887页)

       笔者2016年调查,油榨沱一段的火井河中确曾冒过石油。建国以前,在离“新碾子”不远处的河中,油榨人发现古人用砖石砌成的方形井口,涨水时井口被淹没,枯水期现出水面时,井壁与河水相隔,井内水面上常浮有一层石油。1950年前后,到此处河边碾米的乡人,晚上背米回家时,尚以竹筒盛之作“火把”照路,与宋代《太平寰宇记》所载:“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相符;亦与“乡人云,油榨沱山岩下的河水深处,有一石形如油榨,……时冒水泡,状若油花”的说法相似,并被称为油井。
       以上一记、一说所指,应为同一处地方。

       此“油井”在建国前后还时断时续地冒油,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修堤埂时被毁,2016年同大石老师调查时,还有老人确指其处。
       如今虽然“油井”消失了,但是“油井”一词的地名一直存在当地民间,原先从油榨通往木梯(南宝山镇一处地名)的路碑(在地名大火地和徐茶地两地相邻处)上便记有:“此路上齐油井,下至木梯。”(注:此说为王大久提供)

       综上所述,《太平寰宇记》中古人把石油“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的记载,时间段在960-1126年,为古邛崃人利用石油的明确记录,亦早于西方数百年!

       二、水鞲鞴法冶炼技术
       鞲鞴:《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活塞的旧称。徐寿在光绪二年(1876)六月所著《格致汇编》〈汽机命名学〉中,对“汽机汽筒”中的活塞工作原理,用中国人早在殷商时期便发明的鼓风装置中的鞲鞴,作了如下诠释:“汽筒之内为汽所冲激而进退者,名曰鞲鞴。”
       水鞲鞴法:简称水鞲法。即利用水力往复推引鼓风机拉杆,使风箱中的皮质鞲鞴一张一闭不断向熔炉鼓风,用于冶炼金属。此技术的发明,最早见于班固《后汉书》所载:“水鞲法,此法唯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盐井取水筒。”
       而《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东汉河南人)“造作水排(即水鞲法),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的记载,系推广和倡导。
       而水鞲法“唯蜀中铁冶用之”的发明,在西汉时期的邛崃。

       秦汉时期邛崃的冶铁大户为:卓氏和程氏。分别指卓王孙和程郑及其先祖。但一般认为,水鞲鞴法系卓王孙所发明,今南河十方堂一带的铁牛、铁祖祠、金牛、金牛坎、金银坎、金牛庵、冶铸残渣等遗名、遗迹,和《史记.佞臣列传》记:邓通得到汉文帝赏赐的铜官山后,与已将“铜官山麓(今十方堂一带)买为陶、铸之所”的卓王孙达成协议:邓通“岁取千匹”蜀锦后,让卓王孙以邓通的名义铸造五铢钱的记载,皆是明证。

       中国早期冶炼青铜器,采用的是皮囊加压吹气提高炉温,当发明使用铁器时,由于钢铁的熔点高于铜、钖,皮囊加压吹气难以达到所需温度,古人于是发明了风箱鼓风技木,风箱中以牛皮作进、出汽的引闭装置即鞲鞴
       最初的风箱鼓风,使用人力推拉风箱手柄,至今民间铁匠铺仍用此法,此法需二人熟练配合,一般为夫妻,由丈夫观火,掌握铁块加热的程度并锻打成型;妻子则拉风箱和打下手。故俗话说:“铁匠的婆娘—扯火。”
       用人力推拉风箱,若要增加熔炉容量并提高炉温的话,需要若干台风箱对着熔炉口同时鼓汽加氧,称为“人排”;为了降低劳动强度而改用水力带动,称为水排。科学的说法是水鞲鞴法,即班固《后汉书》所载的“水鞲法”。
       所谓“水鞲法”,是以水作动力带动风箱拉杆,向熔炉鼓风以提高炉温。其鼓风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采用牛皮作活塞,往复运动采用水动力。
       水鞲法与以人作动力的人排,和以马作动力的马排比较,在《三国志魏志韩暨传》中有记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成品重量单位),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以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元代的《王祯农书》记述有立轮式和卧轮式的水排形制,并绘有图形。还可以参考缝纫机构造,将脚踏动力改为水动力进行复原。

       按:
       十方堂一段南河,故道在山边,卓王孙发明水鞲鞴法时,系截取南河之水作动力,明末清初时,南河改道成现今状况。故金牛庵一段河岸原先高峻,为采用三合土人工垒砌的石墙。上世纪七十年代,常有年青人将此处当作“跳水跳台”来戏水。

       三、筒井开采盐水工艺
       鞲鞴法的工作原理,到宋代时应用到深井取盐水工艺,只是将水动力改为以牛作动力。
       先秦时期,李冰便在今汶川、邛崃、蒲江地方凿盐井数十口,仅邛崃和蒲江就有二十口之多,但是一般为浅井,深层开采盐水称为筒井。而筒井出现于宋代庆历、皇佑(1041-1053)年间的邛州。

       此工艺在宋《东坡志林》中有详细的记载:“邛州盐井乃宋祥符(1008-1016)中,民王鸾所开,自庆历、皇佑(1041-1053)以来,始创筒井(即筒式的盐井)。(方法是)用圆刀凿山如盆大,深数十丈,(再)以巨竹去节,牝牡(公、母牛)相衔为井(取盐水)。(如果)以隔横(活动的隔板)(加)入淡水,则咸水自上。又以(还可用)竹之差小者(比巨竹作井壁小一些的竹管)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牛)皮数寸(即用直径数寸的熟牛皮做成活塞)出入(盐井)水中,(当)气呼吸(冒过后)而启闭之,一筒致水(可得盐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元史》记:“邛州有二盐井,宋名金凤、芳池。元天历(1328-1330)初地震,盐水涌溢。州民侯坤愿作什器煮盐(因盐、铁为国家专营)而输课于官。”

       自贡盐业博物馆介绍(摘录)
       清乾隆元年(1736)到自流井地区经营盐业的陕西籍商人(沿用此技术)以宋代卓(竹)筒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初在四川自贡地区臻于成熟。

       以上:东汉石槽子、陶管引用天然气和石油利用技术;卓王孙发明的,西汉时“唯蜀中铁冶”用之的水鞲法;宋代庆历、皇佑(1041-1053)年间始创的筒井,并以牛作动力深井取盐水工艺。总共三项,皆为邛崃首创。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将上述地方列为古文化遗址进行保护。
       说明:所有()内文字为笔者加注。
                                                                                                                          2018/11/1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1-11 16: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弄个模或实物集中展示,向世人宣传古邛崃人的智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