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七岁,刚上小学,一天小英对我说:“我们做朋友吧!”
我说:“为什么啊?”
小英说:“做朋友就可以一起玩了!”
我说:“好啊!”
我问:“做朋友有什么好呢?”
他说:“你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我就可以帮你了!”
后来我被别人欺负了,小英没有帮我,我问:“你怎么不帮我啊!”
小英说:“因为我帮你了,我也会被欺负,你身为朋友应该不会看到我被欺负吧!”
我说:“是的!”
后来我说:“小英,我们可以一直做朋友吗?”
小英说:“我愿意成为你一辈子的朋友!”
后来小英和我小学毕业了,再也没有见过。
等到初中,我交了一个朋友,他叫小马,小马感觉有点坏坏的,我主动和他交朋友,因为我感觉和他交朋友,就不会被他欺负了。
后来小马还是经常欺负我。
后来毕业了,我和小马一直联系,我们成了天南地北,无话不谈的铁友。
一天我问另一位朋友小明,“小明,你认为友谊的本质是什么呢?”
小明说:“应该是价值上的认同,互相欣赏吧!”
我说:“我觉得不对,我欣赏你,但不一定和你成为朋友,比如周瑜也欣赏孔明。”
我说:“友谊的本质可能就是拉队友吧,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
后来我长大了,我想人是需要朋友的,这种友谊的东西其实是超过现实的,比如说在社会上,我们的关系是同学,同事,等等。但是朋友的意义却高于这些,朋友也许是灵魂上陪伴的需要,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在同学阶段的友谊是最纯的,恰恰是因为我们那时还年少,也就是说,朋友其实和同学,同事这些身份无关的,只是我们人生路当中不得不学习,不得不工作。同学就本质意义来说,其实也就是同事啊。 比如一个人没有去上学,他还是会交朋友,而且和同学一样纯,和街边超市的服务员,和街上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所以纯的是年少和朋友,而非同学。
后来朋友们随着工作,成家,渐渐地疏远了,但是儿时的情义,比起任何时候都好的,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像我这样,永远是孩子的。
工作,学习,赚钱,最后靠的都是个人的能力,那些一起青春过的朋友,最后可能在世俗之中越来越远,我觉得为什么无价的东西,要看有价的东西的眼色呢?
人生就是个笑话。
这个笑话就是:今天我可以为了朋友,把爱人让给你,而改天,只有我和我的爱人共度余生,所谓当年的朋友,早已陌路。
啊,再看今天青春时代朋友们的铁来铁去,无价的东西,还真是不花钱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