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大众”手牵手“立德树人”心相通——看学而思如何用“一堂课”赢得青少年教育“一片心”
青少年成长究竟该从顶层规划,还是从底处着手?这既是教育工作的世界观,也是实践的方法论。尤其直面“教育产品汗牛充栋,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师资水准鱼龙混杂”的客观实际。如何将有限资源助力孩子“无限成长”,成为普遍关切。
今年9月,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好未来公益基金会、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倡议发起,好未来旗下学而思、广东卫视联合匠造的教育成长类公益节目“学而思大师课”正式开播,让孩子们在小故事、真性情中体验大师的大胸怀、大风范,使学习成为“受益一生的能力”,赢得学生、家长一致点赞。专家认为,“大师课”以哈佛大学“多元智能”理念为基础,结合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教育维度划分,为青少年教育“系好人才成长首粒纽扣”做出有益探索。
以“赤子之心”回归“教育本心”
4岁接触小提琴,8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1岁远赴英伦梅纽因音乐学院求学,17岁摘得帕格尼尼奖,成就这一领域国际最高殊荣,19岁前往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回顾艺术旅途上的一路走来,“别人家的孩子”吕思清感触颇深。近期,他在“学而思大师课”节目坦言,“正是发现了真实的自我,回归到兴趣本心,才让我‘多元发展、科学成长’,拥有终身幸福的能力”。
无独有偶,同在这档节目,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也有类似感言。他谈及在北大荒的八年青春岁月,感恩于“姜式诗歌”带来的莫大安慰:于荒芜中寻找希望,在实践中发现美丽,用对美的渴望锤炼语言,并让语言最终成为一生的伙伴。
几段音符、几片小诗何以在漫漫人生中担当如此角色?在与情趣结缘的同时,通过大师的讲述,每个观众也能多少品读到教育的真谛。
“学而思大师课”总策划、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拥有无限潜质。如何成长成才,需要尊重个体、因材施教。‘大师课’就是要如此,通过搭建平台,让当代大师与青少年学生亲密接触,帮助孩子回归立德树人教育本心,培育‘多元能力’,赢得出彩人生”。
一片初心如何落地,节目创作团队反复琢磨,最终选定哈佛大学心理发展专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基础,将教育模式分为逻辑、空间、语言、音乐、人际、内省、自然、运动八个维度,通过“大师课”的选题、内容与表达,与人才成长所必须的学习能力、思维模式“双向互动”,从而形成可量化、可传承、可持续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能力包括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产品设计大师石大宇、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建筑大师张永和、国学大师范曾、中国首位登顶珠峰的无腿勇士夏伯渝等专家大咖纷纷登台,通过“大师书房-大师课堂-大师解惑-大师赠言”四个环节让孩子们在小故事、真性情中体验大师的大胸怀、大风范。赢得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大师小徒”共同登台,用所感所言所知所悟带领观众回归教育本心,成为现代教育探索“多元发展,科学成长”有益路径的现实模板。
“民心教育”终将成为“民心所向”
教育究竟是一项技能、一门科目、一个分数,还是一项本领、一个兴趣、一份期许?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也是检验教育产品能否赢得市场的试金石。尤其青少年教育,更是人才最终能否健康成长的“首颗纽扣”和“关键一环”。对此,学而思在进行课程升级并筹备大师课过程中,一直持有谦卑审慎的态度。
“知心姐姐”卢勤的一番话让他们找到方向。她说“教育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把,是唤起孩子心中的巨人。智慧的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天性,发现孩子优势,挖掘潜能,让他们活得快乐、有意义。”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赞同。他说,“学生成长不是当下得到多少分数,而要整体发展。作为老师,最关键的在于了解孩子天性,因材施教、多元培养、让他们个性成长。课程设置也必须立足现状,关注孩子当下成长和实际发展需要。
为唤醒青少年潜质,学而思从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两个维度”相向而行,研发出“六大能力”体系,包括阅读能力、沟通能力、探究能力;抽象性思维、思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每项能力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贯通。通过分组互动、教具实验、口述讲题等课堂表现,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与外部世界亲密接触,得到广泛好评。
把握时代脉搏走出“以心换心”教育新路
素质教育注重内涵,通识课程要进万家,天性培养落到实处,学生潜能有效激发......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如何作为、何以有为?新模式下,“大师课”路在何方、如何推动?作为一项民营机构的公益实践,“学而思大师课”能否突出重围,成为引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引发强烈关注。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冷凇副研究员指出,《学而思大师课》是卫视与企业双向合作成功的经典案例,节目通过知识的多重影像化表达拉近了大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让榜样的力量在孩子心中生根萌芽,让大师们的匠心精神得以持续传承,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指路灯。
精心耕耘、静候花开。调研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份美好的愿景已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开花散叶,落地生根。来自沈阳的7岁孩子芷萌和爸爸一起观看了第一堂大师课“短道铁娘子”李琰《短道教母李琰变身孩子王期盼更多人投身冰雪运动》节目后,她父亲评论留言:“我渴望孩子不断成功,更希望她逆风起航。几经历练,收获的不仅是学业成功,还有人生成熟,从而‘于困苦前坚韧不拔,于繁华前宠辱不惊’。那时无论她何种职业、如何收入,将是个内心坚强、品行端庄、态度积极、幸福满满的人,这才是作为父母的真实心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科学的教育观,而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合力的事业,需要公立学校、民办教育、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作为课外教育机构,学而思和广东卫视携手社会优质资源,以大师课为平台,推动教育价值回归,为青少年教育作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