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里,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是否想过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日前,记者来到双楠片区慢行系统施工现场看到,2.5公里长、绿道面积5.3万平方米的双楠片区慢行系统基本成型,步道、小广场、微景观掩映在林盘、大树和花草中,市民的生活从此在这里慢下来、美起来。
慢行系统
集运动休闲于一体
“老刘,家门外的休闲步道和小广场都修好了,吃了晚饭,我们一起到室外打羽毛球,活动一下筋骨。”“要得嘛,那我把隔壁的老陈也叫上……”日前,菊乐路151号的几位居民看到家门口成片连线的慢行系统基本完工,相约出门锻炼身体,享受慢生活。
城市中老百姓就近能活动、休闲的地方太少了,修建这样的慢行系统是很好的形式,既体现了创新思维、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解决了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许多市民对我区在城市中心因地制宜打造慢行系统表示赞许。记者了解到,双楠片区慢行系统通过林带生态绿道、健身步道、园林景观、小广场、小游园、微景观打造,形成了集自行车、跑步、慢行等运动空间于一体,兼顾运动健身和游憩功能的“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具有通勤和休闲两大功能,实现通勤慢行与休闲慢行各司其职。”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勤慢行系统结合城市形态,以连接功能为主,将居住、工作、学校等密集区以及主要公共交通通勤人群集散地进行连接,分担城市部分交通功能,缓解城区拥堵;而休闲慢行系统结合城市特色,以串连休闲兴趣点为主,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城市生活相结合,吸引居民慢行出行,达到出行通达、休闲健身、提升环境的目的。
靓丽呈现
生态与更新相结合
记者看到,七道堰街、菊乐路、少陵路等部分路段步道铺装完毕,步道周边树木修剪整齐,花草、水景、小桥、亭台、小广场相得益彰。置身其中,简单、舒适、惬意的“慢行系统”为大家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在整个打造中,我区对双楠片区内少陵路、菊乐路、大石南路、七道堰街沿线总长2.5公里的T字形区域,进行包括慢行步道、绿地、景观照明、城市家具等方面建设。在对双楠慢行系统方案设计时,区建设局、区城管局等部门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坚持保留原生态本底修复和更新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与设计单位不断优化完善方案,将武侯红、民国青、现代灰、生态绿四大主题色巧妙地融入设计中,通过拆墙透绿、栽树种花、造景等一系列举措,深入挖掘双楠片区文化底蕴,强化文化表达,彰显天府文化的内涵,呈现慢行系统的立体化美景。
“考虑到步行的方便,双楠片区慢行步道采用‘武侯红’颜色的材料为主,部分连接商家、院落的步道和树池等以楠木板、青石、灰砖等材料为辅,让大家步行起来更加舒适。步道建成后将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进行维护,在打造慢行步道的时候,我们对现有林盘、树木进行保护利用外,还增加了蓝花楹、桂花和海裳等绿化品种,同时将绿化设计和海绵城市、地下管网,以及周边的建筑景观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协调的效果。”施工建设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工程以慢行交通建设管理和提高慢行交通品质为重点,撒下“步行”和“自行车”网,还原步行、非机动车的出行空间,推动形成现代大都市多元化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将市民从“看得见走不进的绿地”变成“走得进可享用的休闲之地”。
|